[發明專利]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9489.5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3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鑫;劉鵬;李娟;蔣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9/34 | 分類號: | C07D239/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任翠翠 |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氧基 嘧啶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尿素與硫酸二乙酯在60?120℃條件下于有機溶劑中反應制備中間體Ⅰ;(2)中間體Ⅰ與丙二酸二乙酯合成中間體Ⅱ;(3)中間體Ⅱ經過氯代得到中間體Ⅲ;(4)中間體Ⅲ與氟代試劑在80?120℃下反應6小時后經分離純化得到目標產物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結構為本發明采用的初始原料尿素價格低廉、易得,生產成本低,反應工藝簡便合理,生產安全性高,操作簡單,適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中間體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乙氧基-4,6-二氟嘧啶是一種重要的嘧啶類化合物,是諸多藥物的重要中間體。尤其是合成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類藥物雙氯磺草胺等的關鍵中間體。
關于2-乙氧基-4,6-二取代嘧啶類化合物的合成國內外有一些相關報道。其初始原料均是基于2-乙氧基-4,6-二羥基嘧啶進行一些鹵代反應條件的優化,以提高產率。而關于2-乙氧基-4,6-二羥基嘧啶的合成現主流合成工藝是基于O-乙基異脲硫酸鹽為初始原料進行后續合成以及技術路線改進。而對于工業生產,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開發更為低成本的生產工藝對于大規模的生產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開發一種新的技術路線,提供一種基于尿素為初始原料,開發一種低成本、高收率的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的新的制備方法。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的制備方法,具有以下步驟:(1)將尿素與硫酸二乙酯在60-120℃條件下于有機溶劑中反應制備中間體ⅠO-乙基異脲硫酸氫鹽;(2)中間體ⅠO-乙基異脲硫酸氫鹽制備中間體Ⅱ2-乙氧基-4,6-二羥基嘧啶;(3)中間體Ⅱ2-乙氧基-4,6-二羥基嘧啶堿性條件下經過氯代得到中間體Ⅲ2-乙氧基-4,6-二氯嘧啶;(4)中間體Ⅲ2-乙氧基-4,6-二氯嘧啶與氟代試劑在80-120℃下反應6小時后經分離純化得到目標產物2-乙氧基-4,6-二氟嘧啶。
上述步驟(1)中所述的尿素與硫酸二甲酯的摩爾比為1∶0.5~1∶1.5;
上述步驟(1)中所述的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四氫呋喃、甲苯、1,2-二氯乙烷、乙腈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體;
上述步驟(2)中所述的與O-乙基異脲硫酸鹽反應的試劑為丙二酸二乙酯;
上述步驟(2)中所述的O-乙基異脲硫酸鹽與丙二酸二乙酯摩爾比為1∶0.5~1∶1.5;
上述步驟(2)中所述的反應溫度為60~150℃;
上述步驟(3)中所述的氯代試劑為三氯氧磷;
上述步驟(3)中所述的堿為三乙胺;
上述步驟(3)中所述的2-乙氧基-4,6-二羥基嘧啶與三氯氧磷的摩爾比為1∶1~1∶3;
上述步驟(3)中所述的2-乙氧基-4,6-二羥基嘧啶與吡啶的摩爾比為1∶2~1∶5;
上述步驟(4)中所述的氟化試劑為氟化鉀;
上述步驟(4)中所述的2-乙氧基-4,6-二氯嘧啶與氟化鉀的摩爾比為1∶2~1∶5;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本發明采用尿素為初始原料,生產安全性好,收率穩定,原料轉化率高,后處理方便,綜合考察有效的降低了2-乙氧基-4,6-二氟嘧啶的生產成本,最終產物為白色晶體,純度為大于99%,每步收率基本均大于80%,經過四步后總收率可達到61%以上;本發明過程中使用的溶劑可回收,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適合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未經溫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94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傳動系統故障診斷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防塵液壓破碎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