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投彈式滅火無人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8045.X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2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學鋒;王舒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1/06 | 分類號: | B64D1/06;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慶喜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投彈 滅火 無人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投彈式滅火無人機,包括無人機本體,無人機本體下方固定設置有滅火彈框,滅火彈框內設置有滅火彈,滅火彈框下端固定有發彈框,滅火彈框與發彈框連接處設置有朝發彈框內傾斜的坡面格擋,發彈框內設置有下彎的彎管,坡面格擋下端固定彎管的上端,坡面格擋和彎管的連接處設置有投彈開關,發彈框一側壁上開設有發彈孔,彎管下端與發彈孔連接,無人機本體上位于發彈孔的一側還設置有相機及紅外裝置。本發明的一種投彈式滅火無人機,高層及森林火災等情況下可定向投擲多枚滅火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消防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投彈式滅火無人機。
背景技術
在消防領域中,高層滅火一直是一個世界難題,高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與滅火難度遠遠大于一般低層建筑。在中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02)里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28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稱為高層建筑結構。當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稱為超高層建筑,目前中國這樣的高層建筑有34.7萬幢、百米以上超高層6000多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這些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集中在大城市,高層建筑體量龐大、功能復雜、人員密集、危險源多、火災荷載大,給火災防控滅火帶來嚴峻挑戰。
目前高層滅火器械缺乏,這就給高層建筑火災滅火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現有的高壓水槍無法達到位置較高的樓層,導致消防人員無法及時進行滅火救援,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滅火無人機在對于高層失火的問題有很大的優勢及安全性,設計投彈式滅火無人機是十分必要的。
在專利CN108408049A中公布了一種滅火無人機,除過改專利圖文不符的問題之外,該機構原理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以及滅火彈的儲存的問題沒有解決。
在專利CN 108969928 A中公開了一種滅火無人機投彈艙,該艙只能垂直投放,在高層建筑滅火中不能拋進建筑內,在森林防火中,失火點正上方聚集濃煙及夾雜燃燒顆粒,往往溫度過高,垂直投放仍然有一定弊端。以及該無人機投彈艙的存彈量過少。
在專利CN 105667795 A中,也有配彈局限的問題,無人機僅能帶一個滅火彈。
目前還有一種導彈式滅火彈,有地面發射型和無人機發射型,該類滅火彈有滅火部和推進部,由于彈體本身推進部占了大部分,因此滅火部體積較小,其滅火能力有限,另外由于遠距離發射,其滅火精度受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投彈式滅火無人機,高層及森林火災等情況下可定向投擲多枚滅火彈。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投彈式滅火無人機,包括無人機本體,無人機本體下方固定設置有滅火彈框,滅火彈框內設置有滅火彈,滅火彈框下端固定有發彈框,滅火彈框與發彈框連接處設置有朝發彈框內傾斜的坡面格擋,發彈框內設置有下彎的彎管,坡面格擋下端固定彎管的上端,坡面格擋和彎管的連接處設置有投彈開關,發彈框一側壁上開設有發彈孔,彎管下端與發彈孔連接,無人機本體上位于發彈孔的一側還設置有相機及紅外裝置。
本發明的特征還在于,
無人機本體下方還固定設置有無人機機架,相機及紅外裝置安裝在無人機機架上且與發彈孔同側。
彎管的下端位于發彈框內還固定套有設置為矩形機架a和機架b,機架 a上端和下端分別固定有電機a,電機a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軸a,軸a上連接有滾輪a,兩個滾輪a分別位于彎管的左右兩側,機架b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電機b,電機b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軸b,軸b上連接有滾輪b,兩個滾輪b分別位于彎管的上下兩側,兩個滾輪b與兩個滾輪a分別位于彎管的不同截面上,彎管上對應滾輪b和滾輪a的位置處開設有矩形槽,滾輪b和滾輪a的輪面分別伸入其對應的矩形槽內。
機架a的上端和下端以及機架b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有電機固定座,電機a和電機b分別固定在對應的固定座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80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