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溫度校正裝置、傳感器模塊及溫度校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95872.3 | 申請日: | 202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54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健太;吉川泰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D3/036 | 分類號: | G01D3/036;G01D18/00;G01P15/02;G01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沈丹陽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度 校正 裝置 傳感器 模塊 方法 | ||
一種溫度校正裝置、傳感器模塊及溫度校正方法。所述溫度校正裝置具備:數據獲取部,獲取基于來自物理量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的物理量數據以及基于來自溫度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的溫度數據;物理量測定部,基于所述物理量數據,測定所述物理量傳感器檢測到的物理量;校正值算出部,算出基于溫度梯度值與校正系數值之間的積的校正值,所述溫度梯度值是根據所述溫度數據得到的從第一時刻到第二時刻為止的第一期間的溫度梯度值;以及校正部,基于所述校正值,校正所述物理量測定部測定出的所述物理量的測定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溫度校正裝置、傳感器模塊及溫度校正方法。
背景技術
處理裝置對設置于構造物的多個傳感器模塊檢測到的數據進行處理以提供期望的信息的各種系統日益普及。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的維持管理的重要性的增加,希望在室外環境下使用傳感器模塊并且獲取高精度的數據的需求正在增加,但在由于直射陽光、降雪等導致溫度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存在數據的誤差變大的情況。
與此相對,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一種溫度校正裝置,其由于測距裝置的AF傳感器的溫度具有過渡特性而追隨環境溫度的變化進行變化,因此在溫度傳感器的輸出數據的變化率為預定值以上的情況下,基于溫度傳感器的輸出數據來推測AF傳感器的溫度,算出與推測的溫度對應的校正值并與測距數據相加。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344735號公報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溫度校正裝置中,雖然能夠高精度地校正溫度傳感器與AF傳感器之間的溫度梯度導致的測距數據的誤差,但是由于通過基于溫度傳感器的輸出數據來推測并校正AF傳感器的溫度,從而間接地校正測距數據的誤差,因此難以高精度地校正AF傳感器的內部的溫度梯度導致的測距數據的誤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涉及的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具備:
數據獲取部,獲取基于來自物理量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的物理量數據以及基于來自溫度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的溫度數據;物理量測定部,基于所述物理量數據,測定所述物理量傳感器檢測到的物理量;校正值算出部,算出基于溫度梯度值與校正系數值之間的積的校正值,所述溫度梯度值是根據所述溫度數據得到的從第一時刻到第二時刻為止的第一期間的溫度梯度值;以及校正部,基于所述校正值,校正所述物理量測定部測定出的所述物理量的測定值。
在所述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校正值算出部基于所述數據獲取部在所述第一期間獲取的多個所述溫度數據,算出所述第一時刻的溫度值及所述第二時刻的溫度值,并基于所述第二時刻的溫度值與所述第一時刻的溫度值之間的差值,算出所述第一期間的溫度梯度值。
在所述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時刻的溫度值是所述數據獲取部在第二期間獲取的多個所述溫度數據的值的總和,所述第二時刻的溫度值是所述數據獲取部在第三期間獲取的多個所述溫度數據的值的總和。
在所述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校正值算出部周期性地算出所述校正值,并基于所述校正值,針對k個區間算出單調增加或單調減少的k個子校正值,k為2以上的整數,所述k個區間是通過將算出所述校正值的周期分割而得到的區間,所述校正部基于所述k個子校正值校正所述物理量的測定值
在所述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將在被分割成所述k個區間的周期的前一個周期中算出的所述校正值設為ΔC2(n)、將在算出ΔC2(n)的周期的前一個周期中算出的所述校正值設為ΔC2(n-1)時,所述k個子校正值中的第m個子校正值為(ΔC2(n)-ΔC2(n-1))×m/k+ΔC2(n-1),m為1以上且k以下的整數。
在所述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校正系數值是以所述數據獲取部在第四期間獲取的多個所述溫度數據的值的總和為變量的多項式的值。
在所述溫度校正裝置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溫度梯度值處于第一范圍時的所述多項式與所述溫度梯度值處于第二范圍時的所述多項式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58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設備
- 下一篇:自動化內窺鏡設備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