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參米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94906.7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91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2 |
| 發明(設計)人: | 樸虎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樸虎男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A23L7/10;A23L19/10;A23L19/00;A23L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吉市愛丹***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參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參米粥,包括下述重量的原料:黑米30g、秈米25g、白干參4g、紅參5g、紅薯粉20g、紅棗5g和蓮子11g;制備過程包括稱量、粉碎及蒸煮,本發明在現有的米粥原料的基礎上,添加了人參、紅棗、蓮子、紅薯粉,增加了米粥的營養成分含量,同時,對提高人體的抵抗力、推動氣血運行能力起到了顯著的輔助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工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人參米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米類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因此,“米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品,其制備工藝簡單,將米類加水煮熟后,即可食用。但是這類米粥通常只能夠滿足使食用者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并不能起到額外的保健作用。
人參,為傘形目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自古被譽為“滋陰補腎,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可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人參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于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癥,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是良好的保健品。
若能將人參和大米混合在一起進行熬制,則在提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的同時,也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人參米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在現有的米粥原料的基礎上,添加了人參、紅棗、蓮子、紅薯粉,增加了米粥的營養成分含量,同時,對提高人體的抵抗力、推動氣血運行能力起到了顯著的輔助作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參米粥,包括下述重量的原料:米50-70g、人參8-12g、紅薯粉10-20g、紅棗5-10g和蓮子5-15g。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人參米粥包括下述最優重量的原料:米60g、人參10g、紅薯粉12g、紅棗8g和蓮子10g。
以上技術方案達到的技術效果是:米類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可滿足人體生命活動所需;人參作為一種滋補藥,可有效緩解神經衰弱,并調整血壓,也具備祛痰、健脾、健胃、利尿等功效;紅薯粉是一種營養齊全而豐富的天然滋補食品,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糖、磷、鈣、鉀、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8種氨基酸,可有效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紅棗具有養血調陰的功效,蓮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多種組分復配在一起,進行熬制,對心腦血管疾病、氣血虛弱等癥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米包括:黑米、大米、糯米、秈米、糙米、小米或玉米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人參包括:白干參、紅參、邊條參、野山參、大力參或黑參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一種人參米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稱量:對米進行拋光后,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稱量原料;
2)粉碎:將稱量得到的米、人參、紅棗和蓮子粉碎,并與紅薯粉混合,得到混合物,備用;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蒸鍋中,并向其中加入3倍混合物體積的水,熬制30-40min,得到人參米粥。
以上技術方案達到的技術效果是:將原料粉碎,便于將各原料充分混勻,在蒸煮時,更利于各原料的營養物質充分混合;而且,粉碎后的原料,易熟,縮短了蒸煮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樸虎男,未經樸虎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9490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籠具智能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有色金屬的激光加工裝置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