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軌道交通環連接油壓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5698.4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1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偉;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車業成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38 | 分類號: | F16F9/38;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軌道交通 連接 油壓 減振器 總成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軌道交通環連接油壓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包括:連接環和保護罩蓋,所述連接環的一端設有定位孔,所述保護罩蓋的部分主體伸入所述定位孔中,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同時,又能有效地減少減振器的基長,給減振器的設計開發留下余量與空間,同時降低了后續的焊接工序的實施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軌道交通減振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軌道交通環連接油壓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
背景技術
油壓減振器是軌道車輛上的關鍵零部件,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其工作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軌道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與安全性。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鐵技術的飛速發展,軌道車輛的功能性及舒適性越來越好,給乘客更加舒適的乘坐體驗,但是隨著車輛功能的增加,車上所用的零部件越來越多,對零部件的安裝尺寸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對減振器除了安全性及舒適性的要求之外,對減振器的尺寸及重量都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及限制,尤其是減振器的最大拉伸及最短壓縮尺寸,在減振器設計開發過程中希望行程越大越好,但又受限于減振器的基長。
在以往傳統的改變基長的方法有:改變連接環的厚度或者減短活塞桿螺紋部分的長度,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實現減短基長的目標,但是通過這兩種方法會降低連接環總成的結構強度和活塞桿與連接環總成的連接結構強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用于軌道交通環連接油壓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通過優化設計環連接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既不會影響連接環的厚度,又能保證活塞桿與連接環總成的連接結構強度,且又能起到定位的作用,給后續的焊接定位帶來了方便;同時在滿足對部分尺寸要求的前提下,能夠減少減振器的基長,給減振器的設計留有更大的靈活設計空間。
為至少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軌道交通環連接油壓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環和保護罩蓋,所述連接環的一端設有定位孔,所述保護罩蓋的部分主體伸入所述定位孔中,便于定位且減少油壓減振器的基長。
進一步的,還包括:保護罩,所述保護罩設有中部空腔,且所述保護罩的一端設有與所述保護罩蓋匹配的開口,所述保護罩的另一端設有通孔,便于油壓減振器的活塞桿經所述中部空腔穿過。
進一步的,所述保護罩蓋的兩端分別為螺紋端,所述保護罩蓋的一端與所述定位孔螺紋相連,所述保護罩蓋的另一端與保護罩的開口螺紋相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發明通過優化設計環連接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在滿足對部分尺寸要求的前提下,既不會影響連接環的厚度,又能保證活塞桿與連接環總成的連接結構強度,且又能起到定位的作用,給后續的焊接定位帶來了方便,降低了后續的焊接工序的實施難度;同時能夠減少減振器的基長,給減振器的設計開發留下更多的余量與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連接環總成結構示意圖。
其中,連接環1,保護罩蓋2,活塞桿3,保護罩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下面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的,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
實施例1:圖1為本發明連接環總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一種用于軌道交通環連接油壓減振器連接環總成結構,主要包括:連接環和保護罩蓋,所述連接環的一端設有定位孔,所述保護罩蓋的部分主體伸入所述定位孔中,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同時,又能有效地減少減振器的基長,給減振器的設計開發留下余量與空間,同時降低了后續的焊接工序的實施難度,一舉多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車業成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車業成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56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