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及其制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85098.8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96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旺;李永峰;閆璐;候利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B01J27/24 | 分類號: | B01J27/24;B01J27/22;B01J35/02;B01J35/10;C25B1/04;C25B11/0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閆加賀;張德斌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薄 碳層包覆 摻雜 交聯(lián) 多級 碳化 材料 及其 制備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及其制備,所述材料包含由碳化鉬顆粒相互交聯(lián)而成的骨架結構,且每個碳化鉬顆粒的表面包覆有超薄碳層;所述骨架結構中具有介孔?大孔結構,所述介孔?大孔結構來源于碳化鉬顆粒之間相互交聯(lián)形成的縫隙;所述碳化鉬顆粒及超薄碳層中摻雜有氮原子。將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該材料用作水解制氫電催化劑時,其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催化性能,同時還可強化催化過程中的傳質擴散過程。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及其制備,屬于清潔能源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清潔綠色能源的發(fā)展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于氫氣資源的利用研究。電解水制氫具有環(huán)保、價格低廉的特點,成為現(xiàn)在研究的熱點。盡管鉑基材料展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析氫性能,但儲量稀缺、價格昂貴以及容易失活等缺點制約了其大規(guī)模的應用。因此,開發(fā)高性能廉價非貴金屬電催化劑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碳化鉬憑借其獨特的類似Pt的d帶電子結構而具有顯著的催化活性,但是存在制備過程容易團聚、導電性能較差、Mo-H鍵結合能過大而導致氫氣不易析出等問題。對此,一方面,目前通過構建碳化鉬/碳材料復合結構來提升材料整體導電性能,但是復合結構中碳材料的含量偏高,難以有效地控制,會損失碳化鉬的性能;另一方面,通過構筑碳化鉬介孔結構來強化傳質擴散過程,但是硬模板的選擇仍需后續(xù)繁瑣的酸洗處理過程。
因此,開發(fā)一種高性能碳化鉬多級孔復合材料及其簡單的制備方法充滿挑戰(zhàn)且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缺點和不足,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還在于提供以上所述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還在于提供以上所述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作為水解制氫電催化劑的應用。
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其中,所述材料包含由碳化鉬顆粒相互交聯(lián)而成的骨架結構,且每個碳化鉬顆粒的表面包覆有超薄碳層;所述骨架結構中具有介孔-大孔結構,所述介孔-大孔結構來源于碳化鉬顆粒之間相互交聯(lián)形成的縫隙;
所述碳化鉬顆粒及超薄碳層中摻雜有氮原子。
在以上所述的材料中,優(yōu)選地,所述超薄碳層的厚度(通過電鏡觀察獲得)為1-3nm。
在以上所述的材料中,優(yōu)選地,以所述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的總重量為100%計,所述超薄碳層的含量為5-15%。
在以上所述的材料中,優(yōu)選地,所述碳化鉬顆粒的尺寸為5-10nm。
在以上所述的材料中,優(yōu)選地,所述材料的BET面積為45-65m2 g-1。
在以上所述的材料中,優(yōu)選地,所述氮原子的摻雜量為2-10at%(以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中所有原子的總數為基準計算得到)。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1)將石墨相氮化碳模板和鉬源混合均勻;
(2)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置于密閉反應管中,再將該密閉反應管置于氣氛管式爐中,惰性氣氛下,于400-600℃初步煅燒0.5-3.0h,再于700-850℃煅燒10-120min后,得到所述超薄碳層包覆的氮摻雜交聯(lián)多級孔碳化鉬材料。
在以上所述的制備方法中,優(yōu)選地,所述鉬源與石墨相氮化碳模板的質量比范圍為1:1.5-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50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