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2530.8 | 申請日: | 202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1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中野智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20/40 | 分類號: | B60W20/40;B60W30/182;F02N11/08;F02N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楊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車輛 控制 裝置 方法 | ||
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在要求從在使離合器釋放且使發動機的運行停止了的狀態下進行行駛的第1行駛模式向在使離合器接合且使發動機運行的狀態下進行行駛的第2行駛模式切換時,如下那樣進行發動機的再啟動。即,控制裝置在馬達的轉速超過了判定值的情況下,以在離合器沒有完全接合的狀態下開始發動機的燃燒的第1啟動方式進行發動機的再啟動,另一方面,在馬達的轉速為判定值以下的情況下,以在離合器完全接合了的狀態下開始發動機的燃燒的第2啟動方式進行發動機的再啟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混合動力車輛,有在發動機與車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設置有馬達,并且在該動力傳遞路徑中的發動機與馬達之間的部分設置有離合器的車輛。作為車輛的行駛模式,上述的混合動力車輛具備:在使離合器釋放且使發動機停止了狀態下通過馬達的動力進行行駛的第1模式、和在使離合器接合且使發動機運行的狀態下利用發動機的動力進行行駛的第2模式。在特開2009-208562號公報所公開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中,在行駛模式從第1模式向第2模式切換時,使離合器接合而通過馬達的動力執行發動機的起轉,由此使該發動機再啟動。然后,在再啟動后發動機轉速上升到了馬達轉速的附近時使離合器的傳遞轉矩容量暫時下降,由此來抑制振動的產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馬達的轉速低的情況下,在發動機再啟動后,發動機轉速會在短時間內超過馬達轉速。因此,在那樣的情況下,有可能離合器的傳遞轉矩容量的下降來不及而不能完全抑制振動。
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在本公開的一技術方案所涉及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中,所述混合動力車輛具備:設置于發動機與車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的馬達、和設置于所述動力傳遞路徑中的所述發動機與所述馬達之間的部分的離合器。所述控制裝置構成為,使所述混合動力車輛以從包括第1行駛模式和第2行駛模式的多個行駛模式中選擇的行駛模式進行行駛,所述第1行駛模式是在使所述離合器釋放且使所述發動機的運行停止了的狀態下進行行駛的行駛模式,所述第2行駛模式是在使所述離合器接合且使所述發動機運行的狀態下進行行駛的行駛模式。所述控制裝置具備構成為以第1啟動方式或第2啟動方式進行所述發動機的再啟動的再啟動控制部,所述第1啟動方式是在所述離合器沒有完全接合的狀態下開始所述發動機的燃燒的啟動方式,所述第2啟動方式是在所述離合器完全接合了的狀態下開始所述發動機的燃燒的啟動方式。所述再啟動控制部構成為,在要求從所述第1行駛模式向所述第2行駛模式切換時,在所述馬達的轉速超過了判定值的情況下,以所述第1啟動方式進行所述發動機的再啟動,另一方面,在要求從所述第1行駛模式向所述第2行駛模式切換時,在所述馬達的轉速為所述判定值以下的情況下,以所述第2啟動方式進行所述發動機的再啟動。
在本公開的另一技術方案所涉及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混合動力車輛具備:設置于發動機與車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的馬達、和設置于所述動力傳遞路徑中的所述發動機與所述馬達之間的部分的離合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混合動力車輛以從包括第1行駛模式和第2行駛模式的多個行駛模式中選擇的行駛模式進行行駛,所述第1行駛模式是在使所述離合器釋放且使所述發動機的運行停止了的狀態下進行行駛的行駛模式,所述第2行駛模式是在使所述離合器接合且使所述發動機運行的狀態下進行行駛的行駛模式。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在要求從所述第1行駛模式向所述第2行駛模式切換時,在所述馬達的轉速超過了判定值的情況下,以第1啟動方式進行所述發動機的再啟動,所述第1啟動方式是在所述離合器沒有完全接合的狀態下開始所述發動機的燃燒的啟動方式。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在要求從所述第1行駛模式向所述第2行駛模式切換時,在所述馬達的轉速為所述判定值以下的情況下,以第2啟動方式進行所述發動機的再啟動,所述第2啟動方式是在所述離合器完全接合了的狀態下開始所述發動機的燃燒的啟動方式。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25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