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煉鋼合金自動加料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75920.2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5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嚴閱春;李亮;謝彥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恒創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7/00 | 分類號: | C21C7/00;C21C7/076;C22C33/06;F27B7/32;F27B7/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煉鋼 合金 自動 加料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煉鋼合金自動加料系統及方法,該煉鋼合金自動加料系統包括激光測距定位系統、自動稱重加料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激光測距定位系統對自動稱重加料系統進行定位;程序控制系統包括程序計算系統和控制器,程序計算系統對自動稱重加料系統的加料量進行計算,控制器控制自動稱重加料系統進行工作;本發明實現了自動精準加料,并實時自動記錄加料量,便于成本核算,并且本發明省去了對小袋包裝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本發明解決了過去合金及渣料手動加入造成的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現場環境惡劣、質量追溯性差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煉鋼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煉鋼合金自動加料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高端特殊鋼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用戶對產品的性能和內在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精煉爐作為轉爐煉鋼廠一個重要的生產工序,在轉爐冶煉完畢后,鋼水進入連鑄機之前,必須經過精煉爐來控制鋼水溫度和調整鋼水成分,而調整鋼水成分是根據鋼種需要通過加入不同種類、不同重量的爐料來實現的。精煉爐上料系統用來實現向精煉鋼包中準確加入不同種類、不同重量的爐料。現有技術中,對合金和渣料的加入均采用人工加入的方式。隨著品種結構的調整、產品升級和客戶要求的升高,對鋼種成分控制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對現場作業的標準化、高效化、現場6S管理及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對合金和渣料采用人工加入的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適應目前高效化、標準化及現場作業環境的控制要求。手工加料的缺點有:手動操作,崗位工人勞動強度大,現場環境差,加入量不準確,加料時煙塵大;精煉爐合金及渣料使用前需進行小包裝分裝,除無法實現物料加入量的精準控制、監控及記錄外,物料在運輸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給精煉爐使用帶來不便,同時分裝重量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煉鋼合金自動加料系統及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合金及渣料手動加入造成的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現場環境惡劣、質量追溯性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煉鋼合金自動加料系統,包括激光測距定位系統、自動稱重加料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激光測距定位系統對自動稱重加料系統進行定位;程序控制系統包括程序計算系統和控制器,程序計算系統對自動稱重加料系統的加料量進行計算,控制器控制自動稱重加料系統進行工作。
進一步的,自動稱重加料系統包括鋼結構支架、小車軌道、稱重給料小車、小車振動給料機、料倉和料倉振動給料機,小車軌道設置于鋼結構支架上,稱重給料小車與小車軌道相適配,稱重給料小車沿小車軌道滑動,料倉設置于鋼結構支架上,料倉振動給料機設置在料倉上,小車振動給料機設置于稱重給料小車上,稱重給料小車上設有稱重裝置,小車軌道一端置于料倉的下方,另一端置于精煉爐的上方;料倉用于儲備合金、渣料等;料倉振動給料機用于合金、渣料的給料;稱重給料小車用于對合金及渣料進行稱量,同時用于向精煉爐內加入合金、渣料;稱重裝置用于物料自動稱重計量;鋼結構支架用于料倉、小車軌道的支撐;本發明涉及的小車振動給料機、稱重給料小車、料倉振動給料機、料倉、小車軌道、鋼結構支架、稱重裝置等,均為本領域公知公用的設備,可以在市場上購買,也可以根據需要自行組裝。
進一步的,程序計算系統包括數據庫、采集模塊、分析模塊、調取模塊、比較模塊和計算模塊;
數據庫用于儲存精煉過程中使用的化學元素以及不同鋼種化學元素成分配比;
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煉鋼過程中的鋼水以及所煉鋼爐的重量;
分析模塊用于分析采集模塊采集鋼水的化學元素成分配比;
調取模塊用于從數據庫中調取采集模塊采集鋼水的標準化學元素成分配比以及所煉鋼爐的標準重量;
比較模塊用于將采集模塊采集煉鋼過程中鋼水的化學元素成分配比與調取模塊從所述數據庫中調取采集模塊采集鋼水的標準化學元素成分配比進行差值比較,以及煉鋼過程中所煉鋼爐的重量與所煉鋼爐的標準重量進行差值比較,并得出比較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恒創軟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恒創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59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酰亞胺介電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紅棗撿拾裝置及紅棗收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