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Sr2 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5793.6 | 申請日: | 2020-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75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家洪;徐強;黃俊豪;丁武泉;姚昱岑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9/035 | 分類號: | B01J29/035;C02F1/72;B01J35/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晶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40216***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r base sub | ||
一種Sr2FeO4/SBA?15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Sr2FeO4金屬氧化物均勻附著在SBA?15分子篩表表面和介孔軌道中,其中雙金屬氧化物是均勻分散在軌道內部,排列整齊,Sr2FeO4在SBA?15上的總負載量為20%。本發明制備方法有效控制了Sr2FeO4在SBA?15上的負載量,負載量為20%,制備的Sr2FeO4/SBA?15中Sr2FeO4尺寸小,在SBA?15上的負載均勻性好、不發生團聚,催化活性高,可達98.9%,降解磺胺吡啶所需時間短,在大范圍的pH變化環境中均具有優異的的催化性能,且催化性能的穩定性好,可重復利用,重復使用10次,其催化活性依舊可以達到93.5%,保持穩定不下降,重復使用穩定性優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級氧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Sr2FeO4/SBA-15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抗生素被廣泛應用于人類和家畜細菌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會使得各類細菌產生抗體,同時醫療及醫用廢水中殘留的抗生素也作為污染物進入環境后對人體、動物及環境保護造成嚴重威脅。由于抗生素難以被微生物降解掉,因而,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環境中的殘留抗生物將會越來越多。據中國科學院關于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表明,在我國,一年中有超過5萬噸抗生素排放進水土環境中。因此,急需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來降解掉水中殘留的抗生素?;前奉愃幬锸且活悘V泛應用的合成抗生素,是引入環境的主要潛在污染物,其在環境中傳播,會對人類、動物健康造成威脅,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對這類化合物進行高靈敏度、可靠的降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級氧化技術是利用反應中產生活性極強的自由基(SO4·-、OH·-等)氧化分解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使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快速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催化過硫酸鹽生成硫酸根自由基的方法有多種,其中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均相催化劑——Fe2+活化過硫酸鹽方法,雖然具有氧化效率高、氧化能力強、選擇性好且應用范圍廣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單一的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在催化過程中會殘留金屬離子,催化劑不易回收再利用、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點。為了克服以上缺點,非均相高級氧化技術應運而生,如將金屬或其氧化物(Fe3O4、Co3O4等)固定在一種合適的載體上制成負載型催化劑復合物。而制備復合物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技術問題是載體與催化劑不合適,二者之間適配性差,催化劑不能成功負載到載體上或者負載量較低,催化劑在載體上粒徑生長不可控,分散性差、容易出現團聚,催化劑負載到載體上后催化活性降低、使用過程中易從載體上脫落、穩定性差,使用壽命短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磺胺類物質具有優異催化降解性能的 Sr2FeO4/SBA-15復合材料。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Sr2FeO4/SBA-15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Sr2FeO4/SBA-15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r2FeO4/SBA-15復合材料為束狀結構,Sr2FeO4雙金屬氧化物均勻附著在SBA-15分子篩表表面和介孔軌道中,其中Sr2FeO4雙金屬氧化物是均勻分散在軌道內部,排列整齊,Sr2FeO4在 SBA-15上的總負載量為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文理學院,未經重慶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57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奶茶酒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魚丸及其生產工藝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