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銅冶煉陽極爐氧化還原智能終點判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70459.1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15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金寶;邱樹華;鐘福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C22B15/14;G06F111/10;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賢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范鑫鑫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冶煉 陽極 氧化 還原 智能 終點 判斷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銅冶煉陽極爐氧化還原智能終點判斷系統,涉及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信號采集模塊、無線采集模塊、終點分析單元;通過信號采集模塊采集DCS信號以及煙氣分析儀檢測到的煙氣濃度值,DCS信號包括爐膛內負壓、天然氣流量、中心氧流量、Nsubgt;2/subgt;流量等;無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陽極爐原料進料噸數;終點分析單元包括終點判斷模型,終點判斷模型包括氧化終點SOsubgt;2/subgt;濃度判斷模型、還原終點SOsubgt;2/subgt;濃度判斷模型,分析計算得到模擬氧化、還原終點SOsubgt;2/subgt;的濃度值;當模擬氧化、還原終點SOsubgt;2/subgt;與煙氣分析儀測得的SOsubgt;2/subgt;的濃度值相等時,則判定達到氧化、還原終點。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準確判斷氧化、還原終點,減少人工判斷誤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銅冶煉陽極爐氧化還原智能終點判斷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銅冶煉廠的粗銅火法精煉都是采用氧化還原工藝,在陽極爐中進行;陽極爐氧化還原是一個涉及化學反應、傳熱、傳質、流體流動的復雜過程。其生產具有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非定常、大慣性和不確定性,熔煉機理復雜、氧化來料過程中物料品位范圍大、影響因素多,因此給氧化還原終點預報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目前,國內外陽極爐的氧化還原終點的判斷仍然以人工經驗判斷為主,如觀察火焰與鋼釬取樣等,這種方法依靠人工在惡劣環境下取樣來判斷氧化還原終點,但這也是目前在各企業被廣泛的不得不采取的方式,這種憑人工經驗法判斷的方式僅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也使得吹煉終點的判斷嚴重依賴操作人員的經驗和工作態度,在終點判斷時會出現由于判斷不準導致的欠氧化、過氧化或欠還原等現象,影響正常生產,環保壓力大,能源利用率低、成銅品質不合格。人工經驗判斷的手法受操作個體、取樣手法、取樣時間等限制,致使判斷結果有偏差,產品合格率參差不齊,且不能使能源利用率最大化,加大了冶煉成本。
現有技術中,還有采用一次性銅水氧濃槍檢測法的,但是基于其一次性的檢測,長期成本高昂,且在實際檢測中,經常遇到人工操作不合規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的情況。
中國專利CN103667741A中提到通過檢測單元分析煙氣中的SO2、O2等濃度,并以此判斷氧化終點,但該專利中并未公開煙氣成分濃度與DCS爐膛送風量、爐膛負壓、送風壓力、煙氣溫度、天然氣流量、中心氧流量、壓縮空氣流量的數模關系,無法準確判斷終點。中國專利CN?109884246A公開了測定陽極爐內SO2、CO含量的裝置及冶煉控制方法,該專利是先人工取樣判定氧化、還原終點,并記錄該時刻氣體分析儀檢測到的SO2含量A、CO含量B;在陽極爐粗銅氧化還原階段,當氣體分析儀實時測定陽極爐內SO2、CO含量與目標值A、B相等時,則認為達到氧化還原終點,停止反應。該專利一方面需要先借助人工取樣判定氧化、還原終點得到目標值,人工判定本身就存在誤差;另一方面陽極爐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會受外界的溫度、濕度等的影響,因此根據測定陽極爐內SO2、CO含量與目標值A、B相等時,則認為達到氧化還原終點是存在誤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銅冶煉陽極爐氧化還原智能終點判斷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該終點判斷系統用于與煙氣分析儀、用戶DCS系統通信連接,所述終點判斷系統包括信號采集模塊、無線采集模塊、終點分析單元;
通過所述信號采集模塊采集DCS信號以及煙氣分析儀實時檢測到的陽極爐內SO2、O2、CO和CO2的濃度值,DCS信號包括爐膛內負壓、天然氣流量、中心氧流量、壓縮空氣流量和N2流量;
所述無線采集模塊與陽極爐原料稱重系統連接,用于采集陽極爐原料進料噸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704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舵機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吸注控制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