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模機器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8757.7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52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蘇亞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安迪斯凱瑞探測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20 | 分類號: | B29C33/20;B25J9/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專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226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器人 系統 | ||
本發明是一種合模機器人系統,模具包括依次設置的模具上模、模具中模、模具下模;作業支架設置有作業支架入口,作業支架入口設置有模具識別系統,模具識別系統掃描模具上的識別碼,模具識別系統與控制系統電連接,由模具識別系統向控制系統傳遞模具上的識別碼信息,控制系統調出對應此識別碼對應模具的操作程序,合模機器人設置有模具定位系統定位模具,工作平臺移動到合模位置后,合模機器人通過模具定位系統用于定位模具,并結合控制系統中模具的模型,準確抓取模具的中模部分,放到下模部分上,控制系統控制工作平臺移出,在模具中放入材料,工作平臺移動到合模位置,合模機器人抓取模具上模部分將模具合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合模機器人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產量一直保持在年增長20%以上。自動化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我國也己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自動化設備消費市場。
在中小型企業開始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時,一個關鍵的制約因素出現了,目前國內市面上的人才并不具備能夠操作機器人的知識和實踐能力,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當前機器人應用人才缺口20萬,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續遞增。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機器人系統,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工業市場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合模機器人系統。
一種合模機器人系統,包括模具、工作平臺、作業支架、螺絲放置機構、模具識別系統、合模機器人、控制系統;所述模具以及螺絲放置機構設置于工作平臺上方,所述工作平臺下方設置有傳輸裝置,所述工作平臺位于合模機器人的前方,所述控制系統位于合模機器人的后方靠近一側處,所述模具包括依次設置的模具上模、模具中模、模具下模;所述作業支架設置有作業支架入口,所述作業支架入口設置有模具識別系統,所述模具識別系統掃描模具上的識別碼,所述模具識別系統與控制系統電連接,由模具識別系統向控制系統傳遞模具上的識別碼信息,所述控制系統調出對應此識別碼對應模具的操作程序,所述合模機器人設置有模具定位系統定位模具,所述工作平臺移動到合模位置后,合模機器人通過模具定位系統用于定位模具,并結合控制系統中模具的模型,準確抓取模具的中模部分,放到下模部分上,控制系統控制工作平臺移出,在模具中放入材料,工作平臺移動到合模位置,合模機器人抓取模具上模部分將模具合上。
優選地,在上述合模機器人系統中,所述模具定位系統包括合模機器人定位系統和螺絲鎖緊定位系統,所述螺絲鎖緊定位系統用于從螺絲放置機構中抓取螺絲并將其放入模具的螺絲孔位中。
優選地,在上述合模機器人系統中,所述模具識別系統安裝在作業支架入口上方處,當模具通過入口時,可以通過模具上的識別碼快速識別模具的型號,將標記信號提供給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調出相對應的合模程序,并有機械臂去執行搬運動作。
優選地,在上述合模機器人系統中,當模具識別系統掃描到模具的識別碼后,由合模機器人程序自行決定應選取何型號的螺絲緊固頭,合模機器人程序中根據控制系統發過來的不同模具型號指令去執行相應的螺絲抓取和鎖螺絲。
優選地,在上述合模機器人系統中,所述模具定位系統安裝于合模機器人的機械臂前方,主要用于檢查螺絲放置機構中是否有空料位和對模具上螺絲孔位進行精確定位,最大程度上確保了螺絲漏抓和漏擰。
優選地,在上述合模機器人系統中,所述合模機器人系統還設置有螺絲緊固頭放置平臺,所述螺絲緊固頭放置平臺安裝于合模機器人的左側邊。
優選地,在上述合模機器人系統中,所述模具定位系統的定位精度不大于±0.05mm,可以精確識別模具各組成部分的位置,形狀,孔位,通過對取螺絲料盤拍照實現不同型號螺絲的抓取以及規避料盤無料的可能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安迪斯凱瑞探測儀器有限公司,未經海安迪斯凱瑞探測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87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噪音微弧氧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客車車身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