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高度、孔隙率的橋梁擋風障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4208.2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6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立;林曉波;練江峰;侯海濤;劉功豪;詹鎧臻;王淮峰;胡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F7/02 | 分類號: | E01F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張德才 |
| 地址: | 361021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高度 孔隙率 橋梁 風障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高度、孔隙率的橋梁擋風障裝置,包括機架、擋風皮帶、風速風向儀、稱重模塊、高清抓拍模塊和數據處理與控制模塊。機架上設置有與機架轉動連接的滾筒,滾筒用于支撐擋風皮帶,機架的兩側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用于實現滾筒的升降,機架的兩側設置有擋風皮帶收放裝置,擋風皮帶上設置有不同尺寸的通孔,使擋風皮帶能夠實現通孔尺寸的變化,本發明可以實現擋風皮帶的通孔尺寸和高度的雙向調節,以適應不同的天氣。數據處理與控制模塊可接收風速、載重等數據,結合稱重模塊信息,發送指令給擋風障模塊,調整擋風障模塊的相關參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擋風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調高度、孔隙率的橋梁擋風障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橋面高速橫風導致橋面行車發生側翻的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橋上行駛車輛的安全性,目前交通管理部門主要采取限制車速標準和關閉交通的管理措施來減少橫風對橋面行駛車輛的影響,然而兩種措施主要以主觀判斷和經驗確定,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若盲目地制定限速標準及關閉交通措施,不僅會威脅到車輛安全性及大橋通行效率,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并帶來不良的社會影響。
為保證橋上或地面行駛車輛的安全性,橋梁擋風障已成為目前工程中廣泛采用的防風措施之一。橋梁擋風障主要有障條式與板挖孔式,板挖孔方案擋風效果優于障條式擋風障,尤其是板挖圓孔方案在對車輛升力敏感區域即貼地層遮擋效果明顯優于障條式擋風障。目前,實際工程應用中主要采用障條式擋風障,板挖孔式應用較少,因此加強應用板挖圓孔式擋風障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現階段采用擋風障主要是固定高度與孔隙率形式,這一方面,在大風天氣無法為橋面行車提供足夠擋風效果,影響橋面車輛安全;另一方面,在小風天氣影響駕駛人員視線,影響城市景觀。因此,研究變高度及變孔隙率板挖圓孔擋風障裝置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高度、孔隙率的橋梁擋風障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使擋風障的高度與孔隙率能夠根據需要進行調節,滿足不同條件下的擋風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調高度、孔隙率的橋梁擋風障裝置,包括擋風障模塊,所述擋風障模塊包括機架和擋風皮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的滾筒,所述滾筒用于支撐所述擋風皮帶,所述機架的兩端均設置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用于實現所述滾筒的升降,所述機架的兩側均設置有擋風皮帶收放裝置,所述擋風皮帶的一端纏繞在一所述擋風皮帶收放裝置上,所述擋風皮帶的另一端纏繞在另一所述擋風皮帶收放裝置上,所述擋風皮帶上設置有不同尺寸的通孔。
優選的,各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所述升降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與所述滾筒的兩端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所述傳動裝置驅動所述升降桿升降。
優選的,所述傳動裝置包括主動輪、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和繩索,各所述升降桿穿設在所述機架上的套筒中,所述升降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導向輪轉動連接,所述主動輪和所述第二導向輪均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所述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繩索的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導向輪、所述第二導向輪和所述主動輪并與所述主動輪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主動輪固定連接并驅動所述主動輪轉動。
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和傳動桿,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傳動桿固定穿設在兩所述主動輪中心處,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傳動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帶動所述傳動桿轉動進而帶動所述主動輪轉動。
優選的,所述擋風皮帶收放裝置包括第二電機、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和收卷輥,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同步輪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同步輪和所述第二同步輪通過同步帶傳動連接,所述收卷輥的兩端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并與所述第二同步輪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所述擋風皮帶纏繞在所述收卷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理工學院,未經廈門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42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