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9139.6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86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健春;姜倩;李后良;范禮;蔡維展;嚴清梅;于芳;丁萬龍;邵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杰鋒汽車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D9/10 | 分類號: | F02D9/10;F02D9/04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蔣兵魁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蕪湖市鳩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排氣 系統 氣閥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汽車排氣系統技術領域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所述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的執行器分總成(1)包括執行器殼體(3),執行器殼體(3)內的電機(4)的電機軸(7)上設置蝸桿(8)和磁環(9),蝸桿(8)與蝸輪(5)嚙合,磁環(9)與電路板(6)連接,蝸輪(5)的蝸輪輸出軸延伸到執行器殼體(3)外部,閥體分總成(2)的閥座(11)與蝸輪輸出軸連接,閥片(12)與閥座(11)連接,本發明所述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能夠降低汽車發動機低轉速下尾管的低頻噪聲和汽車發動機高轉速下的排氣系統背壓,在高負荷下釋放動感聲,提升整車運動感,滿足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排氣系統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動力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大排量發動機技術和蝸輪增壓發動機技術發展迅猛。對于大排量蝸輪增壓發動機而言,加上汽車底盤空間的限制,排氣消聲器容積嚴重受限,且要求發動機中低轉速下排氣“booming”噪聲及高轉速下氣流噪聲盡可能低,又要求發動機高轉速下排氣系統背壓有所降低,以滿足動力性要求和噪聲品質要求。另外,在消費升級的市場大背景下,消費者對汽車的個性化要求也越來越高。動感聲開發就是廣受年輕消費者青睞的一個個性化功能,可以有效提升汽車的運動感。針對上述需求,現有技術一般是采用被動閥或者真空閥兩條技術路線:其中被動閥完全依靠排氣氣壓來推動閥片的打開角度,角度調節范圍十分有限且存在嚴重的響應滯后性,實際在降低排氣低頻噪聲和提高整車運動感方面效果不佳;真空閥通過主動控制開關閥的氣體壓力,比被動閥在開角范圍上有一定的改善,但響應滯后和氣壓不穩定仍是致命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控制便捷準確,能夠有效降低汽車發動機低轉速下尾管的低頻噪聲和汽車發動機高轉速下的排氣系統背壓,并在高負荷下釋放動感聲,提升整車運動感,滿足實際需求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
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為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包括執行器分總成和閥體分總成,執行器分總成包括執行器殼體,執行器殼體內設置電機、蝸輪、電路板,電機的電機軸上設置蝸桿和磁環,蝸桿與蝸輪嚙合,磁環與電路板連接,蝸輪的蝸輪輸出軸延伸到執行器殼體外部,閥體分總成包括閥座,閥座與蝸輪輸出軸連接,閥片與閥座連接。
所述的執行器分總成還包括渦旋彈簧,閥體分總成還包括彈簧座,彈簧座設置在閥座上部,渦旋彈簧設置為能夠連接蝸輪輸出軸和彈簧座的結構。
所述的閥座上設置連接軸,連接軸下端穿過閥座與閥片連接,連接軸上端與彈簧座連接。
所述的閥體分總成還包括碟形彈簧、壓板Ⅰ、壓板Ⅱ、墊塊,碟形彈簧、壓板Ⅰ、壓板Ⅱ、墊塊均安裝在連接軸上,碟形彈簧上部依次安裝壓板Ⅰ、壓板Ⅱ,碟形彈簧下部安裝墊塊。
所述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的電機帶動電機軸轉動時,磁環設置為能夠隨電機軸同步轉動的結構,磁環隨電機軸同步轉動時,磁環設置為能夠向電路板上的霍爾傳感器反饋電機的轉動角度或轉動圈數信息的結構。
所述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的電路板與發動機ECU連接,發動機ECU設置為能夠向電路板反饋發動機轉速、油門開度、檔位、車速信息的結構,發動機ECU向電路板反饋發動機轉速、油門開度、檔位、車速信息時,電路板設置為能夠根據反饋信息控制電機的轉動角度或轉動圈數的結構。
所述的汽車排氣系統排氣閥結構安裝在發動機排氣管上,閥座安裝在發動機排氣管上,閥片位于發動機排氣管內。
所述的執行器殼體上設置開孔,開孔位置安裝半透膜,所述的閥座為支架結構,閥座上部設置隔熱罩。
所述的執行器殼體包括殼體上蓋和殼體下蓋,殼體上蓋和殼體下蓋通過螺栓連接或超聲波焊接或激光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杰鋒汽車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杰鋒汽車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91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