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5530.9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13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利吉;馮海祥;章利明;高利泉;沈嘉俊;馮利忠;高小峰;沈華梁;朱芳英;章漢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行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3/06;H01B7/29;H01B7/2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漆包線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得到金屬導線,然后進行清洗;然后采用改性聚酰亞胺漆在導線表面涂漆;烘烤固化后,再在導線表面涂潤滑劑;收卷、儲存,即可。本發明的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采用改性聚酰亞胺漆對導線進行表面涂漆,該改性聚酰亞胺漆中含有碳化硅粉末和納米鋁礬土,可以顯著提升漆包線的耐高溫性能,而加入改性富勒烯可以防止在涂漆厚度非常低的情況下,漆膜針孔、漆膜開裂等情況,從而影響漆包線的使用壽命;而最后加入尼龍自潤滑高分子材料對烘烤后的導線進行潤滑,不但可以耐摩擦、磨損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提升耐高濕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漆包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漆包線是繞組線的一個主要品種,由導體和絕緣層兩部組成,裸線經退火軟化后,再經過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產出既符合標準要求,又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質量,工藝參數,生產設備,環境等因素影響,因此,各種漆包線的質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備機械性能,化學性能,電性能,熱性能四大性能。
漆包線漆是應用于電工設備的不可缺少的電絕緣涂料,是控制電氣設備經濟技術指標和運行壽命的關鍵原料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在漆包線應用的很多領域大量出現大功率高負荷運行的電機,對漆包線的耐溫等級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中國的高鐵時速已達到300公里以上,各種交通工具速度的提升勢必會對電機繞組的耐溫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核動力和宇宙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漆包線更提出了苛刻的耐高溫要求。進入數字化時代以來,各種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和儀表設備在廣大家庭、生產部門和辦公場所中日益普及,并且更新換代速度逐年加快,為漆包線帶來可觀市場。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漆包線雖然在產量上有很大突破,但主要集中于聚酯、聚氨酯和聚酯亞胺等耐熱等級較低的品種,而高耐熱等級的漆包線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依賴于國外進口。為提高我國漆包線行業在國際的競爭力,有必要通過技術創新開發高耐溫等級的漆包線漆,并且重視科技成果向產業化的及時轉化。
目前市場上耐高溫的漆包線已經非常普遍,耐溫已經可以達到180℃以上,但是對同時滿足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研究較少,為了進一步拓展漆包線的應用范圍,延長漆包線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耐高溫高濕的漆包線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熔煉金屬或者合金,軋制、拉伸,得到所需厚度的金屬導線;
B、用去離子水對金屬導線進行清洗;
C、將聚酰胺酸溶液和擴鏈型雙馬來酰亞胺預聚物溶液按比例混合后,400-600rpm攪拌15-25min;加入碳化硅粉末和納米鋁礬土,1500-2500rpm攪拌8-15min,加入異氰酸酯,繼續攪拌15-20min,最后加入有機溶劑和改性富勒烯,調節固含量和粘度并研磨至10-40μm漿料,得到改性聚酰亞胺漆;
D、采用聚酰亞胺漆對導線進行表面涂漆,涂漆后進行200-220℃烘烤10-15min,使涂漆固化;
E、通過潤滑裝置對烘烤后的導線表面涂潤滑劑,由收線裝置進行卷收處理,收卷后的漆包線運輸至儲存倉庫儲存,即可。
優選的,所述步驟A中,所述的金屬導線為銅導線或者合金導線,進一步優選的,為銅導線。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C中,所述的聚酰胺酸溶液為固含量為8-15%的聚酰胺酸溶液;擴鏈型雙馬來酰亞胺預聚物溶液為固含量為20-40%的擴鏈型雙馬來酰亞胺預聚物溶液。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C中,所述的碳化硅粉末的粒徑為10-50μm;所述的納米鋁礬土的粒徑為50-8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行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行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55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