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4559.5 | 申請日: | 202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6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袁家駿;蔣超;韓磊;朱建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格納衛藍新能源汽車技術(鎮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2 | 分類號: | B62D21/02;B62D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21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鋁制 全框式后副 車架 | ||
1.一種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縱梁(1)、右縱梁(2)、前橫梁(3)、中橫梁(5)、后橫梁(6),所述左縱梁(1)、前橫梁(3)、右縱梁(2)、后橫梁(6)依次連接并構成一矩形框架結構,所述前橫梁(3)與后橫梁(6)之間設置有中橫梁(5),所述中橫梁(5)與前橫梁(3)、后橫梁(6)分別平行布置,所述中橫梁(5)左右兩端分別與左縱梁(1)、右縱梁(2)連接,所述左縱梁(1)的前后端分別焊接有左前套管(9)、左后套管(10),所述右縱梁(2)的前后端分別焊接有右前套管(11)、右后套管(12),所述左前套管(9)、左后套管(10)、右前套管(11)、右后套管(12)均為豎直布置的套管狀,且分布于矩形框架的四角處,所述前橫梁(3)上焊接有前懸置支架(4),所述后橫梁(6)上焊接有左后懸置支架(8)、右后懸置支架(7),所述左后懸置支架(8)、右后懸置支架(7)分別設于后橫梁(6)的左、右兩側,所述左縱梁(1)、右縱梁(2)均為鋁鑄件,所述前橫梁(3)、中橫梁(5)、后橫梁(6)均為鋁制擠壓型材,所述左縱梁(1)、右縱梁(2)、前橫梁(3)、中橫梁(5)、后橫梁(6)焊接為一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懸置支架(4)為臥式的套管狀,所述前橫梁(3)中部挖設有凹槽,所述前懸置支架(4)焊接于凹槽內,并與前橫梁(3)連接為一體式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懸置支架(8)、右后懸置支架(7)均呈H形結構,所述左后懸置支架(8)與右后懸置支架(7)左右對稱式焊接于后橫梁(6)上,所述左后懸置支架(8)、右后懸置支架(7)頂部均開設有安裝孔。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懸置支架(4)采用鋁制鈑金件折彎沖壓而成,所述左后懸置支架(8)、右后懸置支架(7)分別采用鋁制鈑金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縱梁(1)、右縱梁(2)均為鋁制的低壓鑄造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縱梁(1)的下方設有左縱梁下連接梁(13),所述右縱梁(2)的下方設有右縱梁下連接梁(14),所述左縱梁下連接梁(13)焊接在左縱梁(1)與后橫梁(6)之間,所述右縱梁下連接梁(14)焊接在右縱梁(2)與后橫梁(6)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縱梁下連接梁(13)、右縱梁下連接梁(14)分別向下彎曲形成弧形,所述左縱梁(1)、右縱梁(2)分別向上彎曲形成拱形,所述左縱梁下連接梁(13)與左縱梁(1)之間、右縱梁下連接梁(14)與右縱梁(2)之間分別構成框架結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鋁制全框式后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橫梁(5)左右兩端分別與左縱梁下連接梁(13)、右縱梁下連接梁(1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格納衛藍新能源汽車技術(鎮江)有限公司,未經麥格納衛藍新能源汽車技術(鎮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455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