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托轎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0321.5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84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翟樹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翟樹力 |
| 主分類號: | B62K5/01 | 分類號: | B62K5/01;B62H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8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 轎車 | ||
本發明屬于交通工具領域,公開了一種摩托轎車,構成該摩托轎車的技術方案包括:車架、設置于車架前后端的方向輪和動力輪及馬達機構,在上述車架的中部兩側分別設有雙A拖拽臂,雙臂端與車架部位軸連接,單臂端與方向柱軸連接,方向柱下端裝置有輔助輪,所述的輔助輪與方向輪間連接有同步轉向機構,可實現與方向輪的同步轉向,在低速行駛時可起到支撐車體,使車身平衡穩定。同時兩輔助輪連接一個平衡裝置,可通過平衡裝置自動調節兩輔助輪著地的力度及高度。上述的方向輪、輔助輪、動力輪的連接車架部位均設有減震機構,車架上可安裝車篷,使車內形成封閉的駕駛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工具領域,具體為一種摩托轎車。
背景技術
摩托車具有悠久的歷史,以成熟的技術及使用的方便快捷得到人們長期的熱衷。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摩托車一般為前向兩個輪結構,前輪為方向輪,后輪為動力輪,這個結構的摩托車在低速行駛中不容易掌握平衡,同乘者必須用腳支撐,同時由于這種結構也限制了摩托車不能安裝舒適的駕駛室。
專利號為ZL96249160.8授權公告號為CN2281935Y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附有升降輔助輪的摩托車,該摩托車的結構為由現行的摩托車以及帶有測速控制電路的馬達構成,在摩托車的車體中部連接支架軸設有輔助輪輪架,其一端設有輔助輪,另一端與馬達輸出軸連接。該結構的摩托車雖然解決了低速行駛時不易掌握平衡的問題,但是輔助輪不具備轉向功能,有實用缺陷。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功耗小,可在封閉駕駛室內舒適駕駛的摩托轎車。
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摩托轎車,包括車架,設置于車架前后端的方向輪和動力輪,在上述車架中部兩側分別設有雙A 拖拽臂、雙臂端與車架部位軸連接,單臂端與方向柱軸連接,方向柱有兩種技術方案可選擇,一種是雙臂方向柱,另一種是單臂方向柱,方向柱下端裝置有輔助輪等同于方向輪,所述的輔助輪與方向輪間連接有同步轉向機構,可實現與方向輪的同步轉向,在低速行駛時可起到支撐車體,使車身平衡穩定,車架上可安裝車篷,使車內形成封閉的駕駛室,同時兩輔助輪連接一個平衡裝置,可通過平衡裝置自動調節兩輔助輪著地的力度及高度,上述的方向輪、輔助輪、動力輪的連接車架部位均設有減震機構。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現有成熟的摩托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比以往摩托車更穩定,載重增大,安全舒適,克服了傳統摩托車沒有駕駛室,低速行駛不穩定等缺點,比三輪車及小型汽車更為節能,節材、降耗環保靈活方便,減輕公路擁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的側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的俯視圖
圖3為雙A拖拽臂輔助輪的側視圖
圖4為雙A拖拽臂輔助輪的俯視圖
圖5為單臂方向柱結構圖
圖6為雙臂方向柱結構圖
圖中:1車架、2方向輪、3動力輪、4雙A拖拽臂、5輔助輪、6轉向裝置、7同步轉向機構、8減震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圖2,一種摩托轎車,包括車架1設置于車架1前后端的方向輪2和動力輪3,在上述車架1的中部兩側分別設有雙A拖拽臂4和設置于其端部的輔助輪5,輔助輪5上連接轉向裝置6,轉向裝置6連接有同步轉向機構7,可實現與方向輪2的同步轉向,雙A拖拽臂與車架的軸連接部位設有減震機構8,可調節兩輔助輪5的力度及高度,在低速行駛時輔助輪5可支撐車體,使車身平衡穩定,車架1上可安裝車篷,使車內形成封閉的駕駛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翟樹力,未經翟樹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03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息圖顯示裝置和用于提供擴展查看窗口的方法
- 下一篇:圖像處理裝置及記錄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