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0147308.4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8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發明(設計)人: | 郭強;王帥;史皓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陳婷婷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炎熱 氣候 基于 bim 高層 超厚大 體積 混凝土 一次性 澆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通過BIM技術建立工程可視化模型,通過模型仿真模擬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
通過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減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摻量,從而減少產生的水化熱,減少溫度裂縫的產生;
采用溜槽法進行一次性澆筑;
優化施工組織,保證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連續供應,減少冷縫的產生;
采用覆水法進行混凝土養護,并降低混凝土出機溫度及入模溫度,控制澆筑過程的溫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BIM可視化模擬,通過不同條件的模擬,選擇最優化施工組織;
2)、確定最佳方案,包括混凝土澆筑方案和施工組織方案,
所述混凝土澆筑方案包括溜槽的搭設方案及使用該溜槽的混凝土澆筑方案;所述施工組織方案是根據所述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現場及道路布置,保證混凝土進行高強度不間斷的澆筑;
3)、現場施工組織,現場設置控制指揮中心,對整個現場混凝土澆筑進行總體調度和指揮,對現場施工過程監控、下達指令;
4)、原材料試配,包括原材料的選擇和原材料的降溫;
5)、優化配合比,通過多次對不同水泥、水灰比、水膠比及外加劑的組合試驗,求得最優化配合比;
6)、攪拌站及路線選擇,選擇混凝土攪拌站并進行路線規劃,確?;炷恋倪B續供應和連續澆筑;
7)、溜槽搭設,當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在溜槽底部設置減速裝置和串筒,且串筒出料口下面的混凝土堆積高度不超過1m;根據需要設置相應閘板和反向節開口;
8)、施工演練,制定澆筑演練方案及各種應急預案,并進行模擬演練,確保混凝土澆筑工作順利進行;
9)、多家混凝土試拌,在混凝土澆筑前,對各家攪拌站的混凝土進行混攪,以測試不同廠家的混凝土摻和后是否對混凝土和易性產生影響;
10)、混凝土一次性澆筑;
11)、留置試塊,設標養試塊以及同條件養護試塊,試塊按照超過1000m3連續供應的大體積混凝土,每200m3制作一組標養試塊留置;
12)、覆水養護,根據計算公式求得覆水厚度,在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蓄水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13)、測溫,實時采集各測量部位溫度,形成歷史溫度曲線,實時指導砼的保溫、養護工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筏板鋼筋綁扎過程中,通過BIM對鋼柱、鋼板墻、核心筒墻體插筋和外框巨型柱插筋進行定位及放樣、工程量計算,同時對下排鋼筋及型鋼馬凳進行排版優化;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通過BIM模擬不同的溜槽布置位置、支設高度、澆筑角度、混凝土罐車澆筑路線及順序。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待施工基礎筏板的結構確定溜槽法的澆筑方案,根據澆筑方案布置溜槽的位置及形式,然后布置汽車泵和混凝土傳送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一次性澆筑采用先低后高,北側溜槽自南向北,南側溜槽自北向南的順序施工;
豎向構件位置采用汽車泵澆筑,其余位置采用溜槽及混凝土傳送帶澆筑。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炎熱氣候下基于BIM的超高層超厚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試配,進行90d強度的試配同時要求進行28d強度的試驗,同時滿足兩個設計強度性能的配合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30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