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卡和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0147271.5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8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發明(設計)人: | 易琴;盧勇;薄秀虎;劉紅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邦達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H01Q1/22;H01Q1/3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許為炳 |
地址: | 519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卡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卡和智能卡的制作方法,該智能卡包括第一覆膜層、第一印刷片材層和基板層,第一印刷片材層蓋合在基板層的第一表面,第一覆膜層蓋合在第一印刷片材層的第一表面;基板層設置有電路板凹槽,電路板凹槽面向第一印刷片材層設置;電路板凹槽安裝有電路板層,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與基板層的第一表面處于同一平面;第一印刷片材層設置有第一觸點孔,第一覆膜層設置有第二觸點孔,第一觸點孔和第二觸點孔相對設置;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上設置有電觸點組件,電觸點組件位于第一觸點孔和第二觸點孔中,電觸點組件的第一表面與第一覆膜的第一表面處于同一平面。該方法制作該智能卡。應用本發明的智能卡結構簡化,簡化制作過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卡,還涉及該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磁條卡已不能滿足更高安全性的要求,于是出現了IC芯片卡。芯片卡也叫集成電路卡,類似于微型計算機,能夠同時具備多種功能,應用在金融、通信、社保、安全證件、交通、教育、醫療健康、電子政務等多個領域。集成電路具有安全處理器,通過復雜的加密算法與讀卡器或遠程非接協議或POS終端機進行信息交互。芯片卡或集成電路卡的加工過程是:帶有信息存儲或交互功能的晶圓(wafer)或芯片,通過邦線工藝與空白載帶一端的接觸端子連接,為保護晶圓及線路不受損壞,表面涂有一層保護膠,經過高溫固化后,制成常見的IC模塊,接觸端子的大小和形狀符合ISO7816的觸點要求。預先將多層基材裝訂,再過熱壓、冷壓循環操作制成卡體,卡體中也可預先嵌入天線,按照智能卡行業要求,對卡體銑槽,然后將備好熱熔膠帶的IC模塊封裝進卡體,這樣就制成接觸式IC卡,也可通過IC模塊另一面上兩個金手指,使用連線或凸起的觸點或導電材質與感應天線連接,制成雙界面IC卡。
但是,現有的制卡過程中,由于IC模塊需要進行單獨的封裝,制作工藝較為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化的智能卡。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化制作過程的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第一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智能卡包括第一覆膜層、第一印刷片材層和基板層,第一印刷片材層蓋合在基板層的第一表面,第一覆膜層蓋合在第一印刷片材層的第一表面;基板層設置有電路板凹槽,電路板凹槽面向第一印刷片材層設置;電路板凹槽安裝有電路板層,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與基板層的第一表面處于同一平面;第一印刷片材層設置有第一觸點孔,第一覆膜層設置有第二觸點孔,第一觸點孔和第二觸點孔相對設置;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上設置有電觸點組件,電觸點組件位于第一觸點孔和第二觸點孔中,電觸點組件的第一表面與第一覆膜的第一表面處于同一平面。
由上述方案可見,本發明的智能卡通過設置電路板層,將電路板層安裝在基板層的電路板凹槽,并使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與基板層的第一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同時,將電觸點組件設置在電路板層,電觸點組件的第一表面與第一覆膜的第一表面處于同一平面,使得在對智能卡壓制制作過程中,不易損壞電路板層中的電路結構,從而可省略IC模塊的封裝操作,從而簡化智能卡結構。
進一步的方案中,電路板層的第二表面設置有智能芯片,電路板層的第二表面與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相背設置;基板層還設置有芯片槽,智能芯片位于芯片槽內。
由此可見,為了進一步保護智能芯片,在基板層還設置有芯片槽,將智能芯片安裝于芯片槽內,可避免智能芯片直接受力,降低智能芯片被損壞的風險。
進一步的方案中,電路板層的第一表面還設置有智能芯片,第一印刷片材層還設置有芯片通孔,智能芯片位于芯片通孔內。
由此可見,將智能芯片與電觸點組件設置在電路板層同一側,可便于電路板凹槽的加工,便于提高加工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邦達有限公司,未經金邦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2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