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及其微膠囊化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4572.2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6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軍濤;張智超;魏泉增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昌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L33/22 | 分類號: | A23L33/22;B01J13/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吳韻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銘陸 |
| 地址: | 46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 膳食 纖維 制備 及其 微膠囊 | ||
本發明提供了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及其微膠囊化。步驟如下:取紅薯渣為原料,在水中浸泡,洗滌,干燥后進行粗粉碎;調節pH值,酶解;沸水浴滅酶后進行洗滌和干燥;液氮超低溫冷凍,粉碎;雙螺桿擠出;高壓均質;加蒸餾水,微波加熱提取;離心分離后進行透析;濾液中加入乙醇進行沉淀,離心分離;固體進行烘干得高活性膳食纖維,作為芯材;加蒸餾水、紅藻膠和卡拉膠作為壁材,攪拌均勻后進行噴霧干燥,形成微膠囊;傾出,真空抽濾,干燥,得高活性膳食纖維微膠囊。本發明通過對紅薯渣進行遞進式的物理機械處理,能夠使得高活性膳食纖維含量大大增加,再通過微膠囊化,進一步對得高活性膳食纖維的活性進行保護和穩定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雜糧深加工領域,具體涉及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及其微膠囊化。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的不合理,出現許多的現代文明病,如肥胖癥、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這些現代文明病都與膳食纖維攝入不夠有關。膳食纖維被稱為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之后的“第七大營養素”。
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SDF)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IDF),兩者在人體內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作用是不同的。SDF在防止膽結石、排除體內有害金屬離子、防止糖尿病、降低血清及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方面作用效果好。而IDF則對肥胖癥便秘、腸癌等有效。另外由于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在結腸中幾乎被徹底水解,產生的短鏈酸比不溶性膳食纖維要多的多,故對結腸癌的防治效果比不溶性膳食纖維更好。因此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的顯著性與其中的IDF與SDF的比例有關系。
目前膳食纖維制備大多采用化學方法和簡單的水洗的方法。這些方法使所得纖維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質損失很大,因為強烈的溶劑(酸、堿等)處理導致了大部分的水溶性纖維、半纖維素和纖維素被溶解損失掉,而膳食纖維中起重要生理功能的卻是可溶性纖維和纖維素。因此,如何保持和提高膳食纖維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及其微膠囊化,通過對紅薯渣進行遞進式的物理機械處理,能夠使得高活性膳食纖維含量大大增加,再通過微膠囊化,進一步對得高活性膳食纖維的活性進行保護和穩定化。
技術方案: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及其微膠囊化,包括以下步驟:
(1)取紅薯渣為原料,在水中浸泡15-20min,進行洗滌,干燥后進行粗粉碎;
(2)調節pH值,加入酶解蛋白質進行酶解;
(3)沸水浴10min滅酶后進行洗滌和干燥;
(4)液氮超低溫冷凍,粉碎;
(5)使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擠出;
(6)用納米級高壓均質機進行高壓均質;
(7)加入蒸餾水,微波加熱至80℃提取40-60min;
(8)離心分離后進行透析;
(9)濾液中加入乙醇進行沉淀,離心分離;
(10)固體進行烘干得高活性膳食纖維,作為芯材;
(11)加入蒸餾水、紅藻膠和卡拉膠作為壁材,攪拌均勻后進行噴霧干燥,形成微膠囊;
(12)傾出,真空抽濾,30℃下真空干燥20 min,得高活性膳食纖維微膠囊。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酶解蛋白為1wt%胰蛋白酶和1-2wt%木瓜蛋白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昌學院,未經許昌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45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