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自動化金屬制品表面拋光光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6255.6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86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于吉鯤;張永春;趙成喜;唐繼武;吳鳴宇;孟政;榮治明;張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41/02;B24B47/12;B24B47/22;B24B41/00;B24B51/00;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旌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單玉剛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自動化 金屬制品 表面 拋光 整裝 | ||
一種高效自動化金屬制品表面拋光光整裝置,包括豎向的方管,方管的四周下部均固定安裝豎向的導軌,導軌的外側均設有與之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塊,第一滑塊的外側均固定安裝與方管垂直的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外周均開設四個水平的呈環形分布的燕尾槽,第一轉軸的外周均設有四個呈環形分布的安裝塊。本發明采用自動化的控制,進行精細化操作,通過動力控制裝置驅動第一套管的轉動帶動第一轉軸轉動,從而實現對不同粗細程度拋光塊的更換,分次對金屬制品表面進行拋光光整,而且還能改變拋光的力度,從而實現多次拋光,有效的降低金屬制品表面的粗糙度,且通過多自由度機械臂與滾輪的相互配合,能夠對金屬制品表面進行全面的拋光,且工作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打磨拋光設備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自動化金屬制品表面拋光光整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所需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金屬等產品的外觀要求更高,既要有視覺效果,又要有良好的手感效果;因此對于金屬制品的表面需要進行拋光光整操作,但是現有技術中進行拋光光整操作時,需要對金屬表面采用不同粗細程度的拋光裝置分多次進行拋光打磨,而能夠有效的降低金屬表面的粗糙度,但是不同程度的拋光需要用到不同粗細程度的拋光片,且拋光力度也不相同,在進行多次拋光過程中更換拋光塊整個操作過程繁瑣,費時費力,且拋光力度不好控制,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金屬制品表面粗糙度不一致,從而影響產品質量,現有技術中大多是采用調節轉速對金屬制品表面進行拋光,拋光過程中拋光裝置的轉速過快,容易造成金屬制品表面摩擦過熱,對金屬制品造成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自動化金屬制品表面拋光光整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高效自動化金屬制品表面拋光光整裝置,包括豎向的方管,方管的四周下部均固定安裝豎向的導軌,導軌的外側均設有與之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塊,第一滑塊的外側均固定安裝與方管垂直的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外周均開設四個水平的呈環形分布的燕尾槽,燕尾槽的外端均與外部相通,第一轉軸的外周均設有四個呈環形分布的安裝塊,安裝塊的內側均與對應的燕尾槽插接配合,四塊安裝塊的外側形成豎向截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安裝塊的外側面均固定安裝拋光片,第一轉軸對應的四個拋光片的粗細程度不同,第一轉軸遠離方管的一側均設有安裝塊的固定結構;第一轉軸靠近方管的一側均固定套裝第一傘齒輪,導軌的上部均固定安裝第一圓環,第一圓環的內側均開設環形凹槽,環形凹槽遠離方管的一側均開設水平的第一通孔,第一圓環的內側均設有與之通過密封軸承連接的兩端封口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兩端均貫穿對應的第一圓環,第一套管的上部外周均開設與對應的環形凹槽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一套管的下端均開設豎向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內均設有與之滑動配合的活動桿,第三通孔內設有對應的活動桿的導向結構,導向結構能夠使得活動桿與對應的第一套管之間不發生相對轉動且隨第一套管轉動;第一套管內均設有與之密封接觸配合的第一活塞,活動桿的內端均固定連接對應的第一活塞的底面,活動桿的外端均貫穿對應的第三通孔軸承連接對應的第一滑塊的頂面,活動桿的外周均套裝第一彈簧,第一彈簧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對應的活動桿的外周,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均固定連接對應的第三通孔的內端外側;活動桿的下端均固定套裝第二傘齒輪,第二傘齒輪均與對應的第一傘齒輪嚙合配合,方管的四周上部均固定安裝與之垂直的外端封閉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均位于對應的第一轉軸的正上方,第二套管的底面均開設豎向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與對應的第一通孔之間均固定安裝連接管連通,第二套管內均設有與之密封接觸配合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與對應的第二套管內側遠離方管的一端之間均通過第二彈簧連接,第二套管內均固定安裝與之同軸的外周光滑的內部空心的固定桿,固定桿的外周均套裝有數個環形的配重塊,固定桿內均固定安裝與之同軸的活動端朝向遠離方管一側的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活動端均為內大外小的錐形,固定桿的外周沿均開設數組豎向的倒T型的第五通孔,每組第五通孔包括兩個沿固定桿水平中心線對稱的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組數等于配重塊的個數,第五通孔位于對應的固定桿內部一側的內徑小于位于對應的固定桿外周一側的內徑;第五通孔內均設有豎向的插塊,插塊的兩端均貫穿對應的第五通孔,插塊的內端均為楔形,配重塊的內側中部均開設環形的插接槽,插塊的外端能夠與對應的插接槽插接配合,插塊的外周均套裝第三彈簧,第三彈簧的一端均固定連接對應的插塊,第三彈簧的另一端均固定連接對應的第五通孔的內側壁;方管內設有能夠同時驅動四根第一套管轉動和鎖止的動力控制裝置,方管的下端內側軸承安裝第三圓環,第三圓環內側均固定安裝水平的第二轉軸,第二轉軸的中部均固定套裝滾輪;方管固定安裝于多自由度機械臂的下端,多自由度機械臂設有驅動方管轉動的第一動力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洋大學,未經大連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62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