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石榴皮酵素粉膠囊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5573.0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68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段玉權;齊淑寧;林瓊;趙垚垚;宋叢叢;李昂;陳靜;方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A23P1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靜靜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榴皮 酵素 膠囊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榴皮酵素粉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方法步驟包括:將石榴皮粉末15~20份、飲用水150~200份、白砂糖10~15份混合、滅菌;接種益生菌劑1份,恒溫搖床發酵5~7天,過濾,制得石榴皮酵素液;將石榴皮酵素液進行真空冷凍干燥、粉碎,加入玉米淀粉50~100份,制得石榴皮酵素粉;將制得的石榴皮酵素粉裝入膠囊外衣,制得石榴皮酵素粉膠囊。通過本發明制備而得的石榴皮酵素粉膠囊耐貯藏、食用方便,可在腸道定點釋放。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調節人體腸胃菌群的平衡,清除腸毒,止瀉,預防腸炎;解酒護肝,抗菌消炎,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酵素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石榴皮酵素粉膠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石榴,是石榴科石榴屬漿果,原產巴爾干半島至伊朗及其鄰近地區,在全世界的溫帶和熱帶都有種植。別名安石榴、山力葉、丹若、金龐、涂林、天漿等。石榴果實如一顆顆紅色的寶石,果粒酸甜可口多汁,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糖類、蛋白質、花青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能夠補充人體所缺失的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各種酸類,包括有機酸、葉酸等,有美容養顏之功效,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石榴皮是石榴果的表皮,大約是石榴鮮重的40%,含有豐富的營養和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鞣質類、黃酮類、生物堿類和有機酸類,還含有苯丙素類、甾類以及三萜類化合物等,其干燥后作為傳統中藥在中國歷版藥典中均有記載。民間石榴皮常被人們用來治療腹瀉、痢疾、驅蟲、膿腫、咽痛、牙痛、中耳炎和止血等。國內外研究報道稱,石榴皮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腫瘤,同時還對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以及免疫系統有調節作用。
石榴皮精深加工的研究一直處于初級階段,果實多以鮮食為主,而占石榴總重量約40%的果皮,大多數被白白丟棄,產品少見,經濟效益低,又不利于資源的綜合利用,石榴皮的精深加工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酵素是一種酶,以新鮮果蔬等為原料,由醋酸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發酵獲得,酵素會產生多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質,如酚類、黃酮類、有機酸類、多糖類以及酶類等,這些生物活性物質能夠清除機體內多余的自由基,減輕它們對機體的損傷,從而改善人體機能調節人體酸堿平衡、促進新陳代謝、美容養顏。目前市場上酵素食品主要包括液體狀、膏狀、粉劑、片劑等形式。近年來,酵素粉憑借其易保存、易運輸等特點,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酵素產品。市場上許多酵素產品,制作工藝簡單粗放,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榴皮酵素粉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能夠避免酵素粉在加工、貯運、銷售中受到溫度、水分、氧氣等環境因素的脅迫,在人體消化過程中能有效保護酵素粉受到唾液、膽汁、胃酸等消化液的破壞,使其到達腸道后定點釋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榴皮酵素粉膠囊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1)石榴皮酵素粉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1a)按重量份數,將石榴皮粉末15~20份、飲用水150~200份、白砂糖10~15份混合、然后進行120℃,10min殺菌,冷卻至42℃以下;
2b)接種益生菌劑1份,恒溫搖床發酵5~7天,過濾,制得石榴皮酵素液,所述益生菌劑為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麥芽糊精按等比例混合制得,所述恒溫搖床的溫度為38~42℃,轉速為80~120r/min;
3c)將石榴皮酵素液進行真空冷凍干燥、粉碎,加入玉米淀粉50~100份,制得石榴皮酵素粉,所述真空冷凍干燥溫度為-20℃,真空度為15Pa,冷阱溫度為-45℃;
2)膠囊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2a)以瓊脂或果膠為原料,與甘油、十二烷基磺酸鈉聚丙烯酰胺和天然色素混合,加入適量純凈水制得膠囊溶液;
2b)將膠囊溶液通過膠囊模具凝固、脫模、切割、套合、滅菌制得膠囊外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5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