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方法和處置艙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404.7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3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臣;李璟睿;凡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1/22 | 分類號: | B64C1/22;B64D1/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危險品 處置 方法 結構 | ||
一種對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方法和處置艙結構,該處置艙是一個密封結構,位于飛機地板和飛機機腹蒙皮之間,處置艙的上口蓋位于飛機地板上,處置艙的底部位于飛機機腹蒙皮上,在處置艙的底部飛機機腹蒙皮內側設有爆破索;將帶上飛機的危險品存放在該處置艙內隔離存放;需要將危險品拋離飛機時,起爆爆破索,將處置艙的底部的機腹蒙皮切割形成處置艙的拋物口;危險品從處置艙的拋物口脫離飛機,避免了危險品在飛機上爆炸帶來的結構和系統損壞,以及可能的起火、濃煙造成的飛行安全事故,處置艙設計簡易,可操作性強,對飛機結構改動較小。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飛機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對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方法和處置艙結構。
背景技術
在民用客機運營過程中,禁止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的危險品乘坐飛機。但仍有部分乘客通過一些途徑躲避了機場安檢,將危險品帶上了飛機,對飛機的運營安全造成重大威脅。乘務員在飛行中發現乘客攜帶的危險品后,其處置方法為通知駕駛艙飛行機組人員,飛機上發現易燃易爆的危險品,機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將飛機的飛行高度降低至客艙高度。然后乘務員將危險品放置在最小炸彈風險位置,如行李箱、后服務門附近、廚房等位置,并通過各種行李、毛毯等物品包裹危險品,以減小危險品在飛行中發生爆炸,對飛機重要結構和系統的破壞,以及對乘客身體的損傷。現有技術中沒有將危險品及時拋離飛機的專門結構。一旦被帶上飛機上的易燃易爆危險品發生爆炸,對飛機結構及重要系統造成損害,不可預估的會有爆炸碎片的濺射以及起火、發煙等問題,對飛機的飛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對乘客人身安全造成威脅,損毀乘客的隨身行李等財產安全。
發明內容
為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和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方法和處置艙結構。
一種對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內容:1)有一個處置艙,該處置艙是一個密封結構,位于飛機地板和飛機機腹蒙皮之間,處置艙的上口蓋位于飛機地板上,處置艙的底部位于飛機機腹蒙皮上,在處置艙的底部飛機機腹蒙皮內側設有爆破索;2)將帶上飛機的危險品存放在該處置艙內隔離存放;3)需要將危險品拋離飛機時,起爆爆破索,將處置艙的底部的機腹蒙皮切割形成處置艙的拋物口;4)危險品從處置艙的拋物口脫離飛機。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飛機客艙的后服務區設置專門的危險品處置艙,該處置艙為密封結構,處置艙的底部與飛機腹部蒙皮結合,需要時通過爆破形成處置艙的拋物口,處置艙設計簡易,可操作性強,對飛機結構改動較小。避免了危險品在飛機上爆炸帶來的結構和系統損壞,以及可能的起火、濃煙造成的飛行安全事故。
以下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申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艙結構圖。
圖2是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艙拋物示意圖。
圖3是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艙斷面結構原理圖。
圖中編號說明:1地板、2蒙皮、3處置艙、4上口蓋、5觀察窗、6爆破索、 7控制機構、8拋物口、9危險品。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申請的提供的對飛機上危險品的處置艙結構,設置在飛機的客艙的后服務區內,該處置艙3是一個密封結構,位于飛機地板1和飛機機腹蒙皮2之間,處置艙的上口蓋4位于飛機地板1上,與飛機地板齊平,上口蓋 4可以打開,處置艙3的底部位于飛機機腹蒙皮2上,與飛機蒙皮結合為一體,在處置艙3的底部飛機機腹蒙皮2內側設有環形爆破索6。
實施中的處置艙3最好是一個長方體結構,由上口蓋4和與上口蓋4密封連接的側壁版構成,處置艙側壁版的下端與飛機機腹蒙皮2氣密連接。所述的環形爆破索6設在處置艙下端的飛機機腹蒙皮2的內側,爆破索5的控制機構 7設在飛機機艙內。
為了方便觀察處置艙內的情況,在處置艙3的上口蓋4上設有透明的觀察窗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4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