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同時構筑納米孔結構和表面電性的制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3938.6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2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世鵬;夏前程;樊凡;季銘;王悅;王振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61/02 | 分類號: | B01D61/02;B01D67/00;B01D69/06;B01D69/08;B01D71/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鄧唯 |
| 地址: | 2118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時 構筑 納米 結構 表面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修飾劑的官能團預保護策略(“糖衣”保護法),將膜成型和化學修飾同時進行;且能夠協同構建膜的納米結構和表面荷電性,實現一步法對分離膜的高效構建。更具體的是,首先將聚合物和修飾劑共同配制鑄膜液,為了避免在預混過程中聚合物與修飾劑提前反應凝膠化現象的發生,在共混前對修飾劑的反應官能團進行預保護;隨后在凝固浴中對其進行脫保護,釋放出的修飾劑與聚合物發生化學修飾反應,膜的相轉化同時發生;并在這一過程中,巧妙地設計了伴隨反應以產生小分子氣體,用于膜的傳輸通道構建,取代了致孔劑,從而一步法制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濾膜的制備方法,屬于分離膜材料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結合膜相轉化與化學修飾過程,一步法制膜是一種可行的方法。近年來國內外研究日益增多,一般可分為兩類:(1)凝固劑中引入修飾劑。首先在平板膜中得到實現。在Vanherck[1]和Cihano?lu等人[2]的研究中,通過將交聯劑添加到水凝固浴中,在相轉化過程中進行交聯反應,而不是在膜形成后進行交聯,從而消除了額外的溶劑生產步驟。此外,通過一步共擠出工藝,提出了“噴絲頭里的化學反應”的概念[3-5]。其主要原理是將交聯劑或單體預混在芯液中,使化學反應和相轉化在紡絲過程中同時發生;(2)交聯劑預混于鑄膜液中。與后處理修飾反應相反,將二胺類修飾劑預先添加到鑄膜液中,隨后在凝固浴中相轉化和化學修飾同時進行。Zhao[6]、Shao[7]、Nistor[8]和Powell等人[9]采用這種方法,對聚酰亞胺與二胺之間的交聯反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
然而,在凝固劑中引入修飾劑法交聯程度低,以及交聯劑預混于鑄膜液法僅適用于非常稀的聚合物溶液,以避免導致溶液提前凝膠化。因此,采用這些方法對于提高膜性能有限,且精確控制相轉化與界面反應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變得非常困難。此外這些方法制備的復合膜大多適用于氣體分離,很少用于制備滲透汽化或納濾膜。
[1] K. Vanherck, A. Cano-Odena, G. Koeckelberghs, T. Dedroog, I.Vankelecom, A simplified diamine crosslinking method for PI nanofiltrationmembranes, J. Membr. Sci. 353 (2010) 135-143.
[2] A. Cihanoglu, S.A. Altinkaya, A facile approach for preparationof positively charge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by in-situ crosslinkingbetween polyamide-imide and polyethylenimine, Sep. Purif. Technol. 207 (2018)353-362.
[3] K.K. Kope?, S.M. Dutczak, M. Wessling, D.F. Stamatialis,Chemistry in a spinneret—On the interplay of crosslinking and phaseinversion during spinning of novel hollow fiber membranes, J. Membr. Sci. 369(2011) 308-318.
[4] S.M. Dutczak, C.R. Tanardi, K.K. Kope?, M. Wessling, D.Stamatialis, “Chemistry in a spinneret” to fabricate hollow fibers fororganic solvent filtration, Sep. Purif. Technol. 86 (2012) 183-18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39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