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張緊輪去毛刺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8322.X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84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翟文斌;邱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48 | 分類號: | B24B5/48;B24B9/04;B24B41/00;B24B27/00;B24B47/20;B24B41/06;B21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陳賓賓 |
| 地址: | 261205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張緊輪去 毛刺 機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張緊輪去毛刺機構,包括至少一對去毛刺砂輪,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相互間隔,所述去毛刺砂輪和機架之間設有轉動驅動機構,還包括驅動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相互靠近或遠離的砂輪進給機構,所述內徑抓取機械手將工件夾持至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之間;內徑抓取機械手夾取在工件的內徑,內徑抓取機械手能帶動工件轉動,保證工件的外周面均能進行去毛刺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張緊輪去毛刺機構。
背景技術
張緊輪生產在進行內孔加工和軋槽加工后需要進行去毛刺作業,現有技術中在進行去毛刺作業時,大多依靠人工完成,而且無法實現內孔加工、軋槽加工、去毛刺加工的連續進行,影響了張緊輪的加工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毛刺去除效率高,能有效提高張緊輪加工效率的張緊輪去毛刺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張緊輪去毛刺機構,包括至少一對去毛刺砂輪,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相互間隔,所述去毛刺砂輪和機架之間設有轉動驅動機構,還包括驅動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相互靠近或遠離的砂輪進給機構,所述內徑抓取機械手將工件夾持至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之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內徑抓取機械手包括機械手本體,所述機械手本體安裝在機械手轉動驅動機構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的轉動方向相同,機械手轉動驅動機構驅動內徑抓取機械手轉動以帶動工件轉動,所述工件的轉動方向與所述去毛刺砂輪的轉動方向相反。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去毛刺過程中內徑抓取機械手帶動其所夾持的工件轉動至少180度。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去毛刺過程中內徑抓取機械手帶動其所夾持的工件轉動270度。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工件輸送帶,所述工件輸送帶的末端設有擋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擋塊具有V型槽。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機架上設有兩對所述去毛刺砂輪。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移動臺,所述移動臺和所述機架之間設有移動導軌,所述移動臺和所述機架之間設有移動驅動機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張緊輪去毛刺機構,包括至少一對去毛刺砂輪,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相互間隔,所述去毛刺砂輪和機架之間設有轉動驅動機構,還包括驅動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相互靠近或遠離的砂輪進給機構,所述內徑抓取機械手將工件夾持至同一對去毛刺砂輪的兩所述去毛刺砂輪之間;內徑抓取機械手夾取在工件的內徑,內徑抓取機械手能帶動工件轉動,保證工件的外周面均能進行去毛刺作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所述移動臺和所述筒體內壁之間設有移動導向機構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工件輸送帶的位置示意圖;
圖5是圖4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3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