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0422.8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62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雷;李莉;楊莉;董輝;張建軍;范婧芳;楊秋葉;季文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24/15;A01G24/28;A01G24/23;A01G24/25;A01G24/18;A01G24/20;A01G24/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050061***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草莓 炭疽病 培育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草莓培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該方法為:4~5月,將草莓苗種植于填有基質的栽培盆中,將栽培盆置于立體栽培架上,各栽培盆之間相間隔;7月上中旬從栽培盆中選取生長至3葉一心的草莓苗定植于填有基質的穴盤中,培育成生產苗;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另取填有基質的栽培盆,從穴盤中選取生產苗定植于其中,各栽培盆之間相間隔。本方法利用相互間隔的栽培盆減少了不同草莓苗之間的接觸,避免了染菌草莓向健康草莓的傳染而造成的蔓延,同時使用上述基質,降低了草莓炭疽病的發病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草莓培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炭疽病是影響草莓苗木成活率及后期產量的重要病害之一,但草莓種植采用連作方式則容易使病蟲害病菌殘留、聚集,而使致病概率提高。如草莓炭疽菌能夠以分生孢子在發病組織或落地病殘體中越冬,當氣溫回暖后則在田間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及帶菌的操作工具、病葉、病果等進行傳播,主要侵襲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的草莓,且易從患病株向健康株蔓延,尤其是在草莓連作地,可在短時期內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發明內容
針對草莓炭疽病易發生且易蔓延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實施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4~5月,將草莓苗種植于填有基質的若干個栽培盆中,株距>25cm,將各所述栽培盆置于立體栽培架上;
S2、7月上中旬從所述栽培盆中選取生長至3葉一心的所述草莓苗定植于填有基質的若干個穴盤中,每個所述穴孔中定植1株,培育成生產苗;
S3、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另取若干個填有基質的栽培盆,從所述穴盤中選取所述生產苗定植于其中,株距>25cm,將各所述栽培盆置于立體栽培架上;
各步驟中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珍珠巖8~12份、泥炭土4~6份、木屑4~6份、稻殼3~6份、蛭石2~3份、巖棉2~4份、黃腐酸1~3份、香樟提取物0.5~1份和有益菌0.2~0.4份
該基質中珍珠巖排水、透氣,有助于避免水分淤積,并促進基質排氣。蛭石具有優異的保水性,具有極強的緩沖性,但濕潤狀態下易收縮而影響透氣。稻殼可減少蛭石的收縮,調整該基質的透氣性與保水性。木屑含有氮,但氮分解較慢,不至于過快提高氮供給,又能持續提供氮肥營養。黃腐酸在該用量范圍內能夠調節該基質pH,使之適合草莓苗生長。香樟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抑制和殺滅炭疽菌。有益菌對于炭疽菌具有一定的殺滅作用,與香樟提取物合用能夠促進其使用效果。該基質經過以上成分的配合使用,既適用于草莓生長,又對炭疽菌具有一定的殺滅和抑制作用,能夠降低草莓炭疽病的發病率,可實現使用同一基質進行種苗的培育和草莓栽培。
同時,本方法利用栽培盆減少了不同草莓苗之間的接觸,避免了染菌草莓向健康草莓的傳染而造成的蔓延。每個步驟分別使用新換的基質可避免重茬,進一步降低草莓炭疽病的發病率。
在S1和S3中,如果栽培盆較小,內腔無法滿足株距>25cm,則每個栽培盆中種植一株草莓苗。在S2中所用的穴盤優選采用市售32孔穴盤,其孔密度適中,價廉易得。
優選地,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珍珠巖10份、泥炭土5份、木屑5份、稻殼4份、蛭石3份、巖棉3份、黃腐酸2份、香樟提取物1份和有益菌0.3份。
優選地,所述有益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桿菌、假絲酵母菌、釀酒酵母菌和多粘類芽孢桿菌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未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04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