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0422.8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62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雷;李莉;楊莉;董輝;張建軍;范婧芳;楊秋葉;季文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24/15;A01G24/28;A01G24/23;A01G24/25;A01G24/18;A01G24/20;A01G24/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050061***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草莓 炭疽病 培育 方法 | ||
1.一種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4~5月,將草莓苗種植于填有基質的若干個栽培盆中,株距>25cm,草莓苗,將各所述栽培盆置于立體栽培架上;
S2、7月上中旬從所述栽培盆中選取生長至3葉一心的所述草莓苗定植于填有基質的若干個穴盤中,每個所述穴孔中定植1株,培育成生產苗;
S3、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另取若干個填有基質的栽培盆,從所述穴盤中選取所述生產苗定植于其中,株距>25cm,將各所述栽培盆置于立體栽培架上;
各步驟中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珍珠巖8~12份、泥炭土4~6份、木屑4~6份、稻殼3~6份、蛭石2~3份、巖棉2~4份、黃腐酸1~3份、香樟提取物0.5~1份和有益菌0.2~0.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珍珠巖10份、泥炭土5份、木屑5份、稻殼4份、蛭石3份、巖棉3份、黃腐酸2份、香樟提取物1份和有益菌0.3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桿菌、假絲酵母菌、釀酒酵母菌和多粘類芽孢桿菌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樟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香樟樹的根、枝條和/或樹葉粉碎后,在含有1~1.5wt%纖維素酶、0.5~1wt%木質酶的35~40℃水中超聲1~1.5h,過濾,得到濾渣及水提液;將所述濾渣浸入80~95%(v/v)乙醇中回流提取0.5~1.5h,得到醇提液;將所述水提液和醇提液濃縮,干燥即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盆側壁設有開口朝上的透氣孔;和/或
所述栽培盆底部設有向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側壁設有開口朝上的透氣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盆底部設有海綿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盆底部設有透水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架設有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在每個所述栽培盆內均設有若干個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基質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連接每個所述栽培盆的所述灌溉管路上均設有流量調節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月上旬至中旬,追施葉面肥,所述葉面肥中含有20~30mg/L氟硅唑和80~100mg/咪鮮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未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042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