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9560.4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3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堅;李兢業;駱俊霖;陳喜慶;何仙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8 | 分類號: | G06Q40/08;G06Q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帥 |
| 地址: | 510699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險 b2b 合作 業務 保單 處理 方法 系統 | ||
1.一種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方合作商在T日線上銷售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通過保單處理系統的實時投保接口實時生成保單數據;其中,所述保單數據在保險公司的財務系統中處于應收狀態;
在T+1日,所述第三方合作商將T日的所述保單數據發送到所述保單處理系統的日對賬接口;所述保單處理系統將所述保單數據與所述財務系統的保單數據進行比對,若數據比對成功,則為所述保單數據標識唯一的批次對賬碼,并將所述批次對賬碼發送給所述第三方合作商;
所述第三方合作商向所述保險公司轉賬T日所述保單數據的總保費,同時在轉賬單上標注對應的所述批次對賬碼;轉賬成功后,所述第三方合作商系統再通過保單處理系統的通知接口,將對應的批次對賬碼發送給保單處理系統,通知該次轉賬已完成;
根據所述批次對賬碼在所述財務系統中查詢銀行流水數據,若查詢成功,則所述保單處理系統與所述財務系統對接關聯所述保單數據和所述銀行流水數據;
所述保單處理系統與所述財務系統自動關聯所述保單數據和所述流水數據進一步包括:
所述保單處理系統通過所述財務系統的保單流水認領接口自動關聯保單數據,若所述保單數據不超過50條,則所述財務系統采用同步處理方式;否則,采用異步處理方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保單數據與所述財務系統的保單數據進行比對之前還包括:在T+1日凌晨兩點,所述第三方合作商將T日的所述保單數據發送到所述保單處理系統的日對賬接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批次對賬碼在所述財務系統中查詢銀行流水數據進一步包括:根據所述批次對賬碼在所述財務系統中查詢是否存在對應的銀行流水數據,若存在,則判斷所述批次對賬碼對應的保單數據與所述銀行流水數據的金額及銀行賬號是否相同。
4.一種應用了如權利要求1或3方法的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單數據生成模塊、保單數據比對模塊、日保費轉賬模塊、數據關聯模塊;
所述保單數據生成模塊,用于第三方合作商在T日線上銷售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通過保單處理系統的實時投保接口實時生成保單數據;其中,所述保單數據在保險公司的財務系統中處于應收狀態;
所述保單數據比對模塊,用于在T+1日,所述第三方合作商將T日的所述保單數據發送到所述保單處理系統的日對賬接口;所述保單處理系統將所述保單數據與所述財務系統的保單數據進行比對,若數據比對成功,則為所述保單數據標識唯一的批次對賬碼,并將所述批次對賬碼發送給所述第三方合作商;
所述日保費轉賬模塊,用于所述第三方合作商向所述保險公司轉賬第T日所述保單數據的總保費,同時在轉賬單上標注對應的所述批次對賬碼;轉賬成功后,所述第三方合作商系統再通過保單處理系統的通知接口,將對應的批次對賬碼發送給保單處理系統,通知該次轉賬已完成;
所述數據關聯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批次對賬碼在所述財務系統中查詢銀行流水數據,若查詢成功,則所述保單處理系統與所述財務系統對接關聯所述保單數據和所述銀行流水數據;
所述保單處理系統與所述財務系統自動關聯所述保單數據和所述流水數據進一步包括:
所述保單處理系統通過所述財務系統的保單流水認領接口自動關聯保單數據,若所述保單數據不超過50條,則所述財務系統采用同步處理方式;否則,采用異步處理方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單數據比對模塊還用于:在T+1日凌晨兩點,所述第三方合作商將T日的所述保單數據發送到所述保單處理系統的日對賬接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險B2B合作業務的保單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數據關聯模塊還用于:根據所述批次對賬碼在所述財務系統中查詢是否存在對應的銀行流水數據,若存在,則判斷所述批次對賬碼對應的保單數據與所述銀行流水數據的金額及銀行賬號是否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未經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956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