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排水管道修補可視化智能旋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9124.7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4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方宏遠;趙鵬;杜明瑞;杜雪明;樊炳森;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鄭州安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3/06 | 分類號: | E03F3/06;G01N21/84;G01N21/95;G01C3/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楚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為;黃鍵 |
| 地址: | 450001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管道 修補 可視化 智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排水管道修補可視化智能旋噴方法,包括:S1,封堵管道的兩端,將管道內的水抽干;S2,連接綜合線纜,將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放入管道內;S3,通過所述操作控制面板開啟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開啟注漿設備,控制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在管道內行走,通過前視攝像頭和后視攝像頭拍攝管道內部的影像信息;S4,當發現病害時,調節前視攝像頭及紅外測距儀也對準病害位置;S5,通過所述紅外測距儀探測到的信號分析出病害的類型及程度,控制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的噴頭對病害位置進行修復;S6,修復后,再次啟動所述紅外測距儀對修復位置進行探測分析,直至評估合格;S7,重復步驟S3至S6,直至對整個管道的修復完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下工程安全防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排水管道修補可視化智能旋噴方法。
背景技術
排水管道設施是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污水收集與輸送,防汛排水安全服務保障方面發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根據些城鎮排水管道隱患排查結果發現,我國城鎮排水管道由于受管材質量不達標、施工管理不規范、環境條件受制、運營維護不到位等影響,存在大量超過三級的功能性或結構性缺陷。由于管道缺陷經常得不到及時的修復,導致缺陷進一步惡化,嚴重影響管道過流能力并發生道路坍塌。
目前常用的修復方法是開挖修復或者更換管道,開挖更換管道需要開挖管道上方的土體,該方法雖然可以解決管道的問題,但這這類維修成本高,施工周期長,市區內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及交通。而對于腐蝕不太嚴重的排水管道無需開挖維修,如采用開挖維修,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浪費。非開挖修復噴涂施工技術安全系數高、施工速度快,能有效節省施工時間、提高施工效率,保證了施工環境的安全,提高了施工的質量。其中非開挖原位修復技術,不需要開挖路面,只需在檢查井處設置數個臨時塊狀圍欄,對周邊交通、附近管線和建筑物幾乎無影響,能更好地降低施工成本,施工期間仍維持原交通運行方向,所以管道過水斷面幾乎沒有縮小,維持了原管道排水設計流量的功能,達到結構性及功能性修復效果。
申請號為201810201733.X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用于環境監測、修復的工程機器人,其結構包括探測攝像頭、連接座、防塵罩、補光燈、修復液噴射座、旋轉座、固定鐵板、障礙檢測裝置、機座、活動履帶、無線控制臺、修復液輸送管道,防塵罩設有兩個并且通過螺釘固定在探測攝像頭、補光燈的上方,探測攝像頭的右端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連接座的左側。該工程機器人雖然設有攝像頭,但它不是專門用于管道內部病害探測及檢測的,與本申請方案并不相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排水管道修補可視化智能旋噴方法,旨在解決現有的管道修復設備智能化程度低且修復質量不夠準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排水管道修補可視化智能旋噴方法,包括:
S1,對待修復的管道的兩端進行封堵,將管道內的水抽干,并進行淤積清理;
S2,將綜合線纜的一端與位于地面上的注漿設備連接,另一端與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連接,將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放入管道內,所述注漿設備和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連接有操作控制面板;
S3,通過所述操作控制面板開啟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開啟注漿設備,控制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在管道內行走,通過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前部的前視攝像頭和后視攝像頭拍攝管道內部的影像信息;
S4,通過所述操作控制面板上的顯示屏觀察所述影響信息,當發現病害時,通過操作控制面板控制調節前視攝像頭對準至病害位置,此時位于前視攝像頭上的紅外測距儀也對準病害位置;
S5,所述操作控制面板通過所述紅外測距儀探測到的信號分析出病害的類型及程度,并據此得出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和注漿設備需要的工作參數,控制所述注漿設備啟動,控制所述可視化智能旋噴設備的噴頭對病害位置進行修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鄭州安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大學;鄭州安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91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