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剛度減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8638.0 | 申請日: | 202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3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伊藤優步;井上敏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13/30 | 分類號: | F16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張美芹;劉久亮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剛度 裝置 | ||
變剛度減振裝置。一種變剛度減振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構件、第二支撐構件、一對主彈性構件、分隔彈性構件、連通通道、線圈、磁軛以及磁性流體。所述第二支撐構件包括軸向部分以及一對外凸緣。所述連通通道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軸向部分中的一者中,以使第一液體室和第二液體室經由所述連通通道彼此連通。所述連通通道包括周向通道。所述線圈與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軸向部分中的所述一者同軸地纏繞。所述磁軛被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撐構件和所述軸向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中,并且形成與所述周向通道至少部分重疊的磁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填充有磁性流體的變剛度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的用于液體填充的發動機支座等的液體填充減振裝置包括安裝在振動源側的第一安裝構件、安裝在振動接收側的第二安裝構件、由諸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制成并插設在第一安裝構件與第二安裝構件之間的絕緣體(防振橡膠)、具有由絕緣體部分地限定的壁的液體室、將液體室的內部分隔成主液體室和輔液體室的分隔構件、封閉輔液體室的隔膜以及連接主液體室和輔液體室的共振孔(例如,JP2005-98312A和JP2004-263783A)。
當產生低振幅振動時,需要發動機支座吸收主液體室的內部壓力并用作低動力彈簧。當產生具有比低振幅振動高的振幅的高振幅振動時,需要發動機支座具有高阻尼特性。在JP2005-98312A中公開的液體填充減振裝置中,為了進一步改善作為低動力彈簧的功能和高阻尼特性,分隔構件設置有不可拉伸的布料分隔膜,該分隔膜在初始狀態時是松弛的。另一方面,在JP2004-263783A中公開的液體填充發動機支座中,分隔構件由分隔板和可移動膜組成。可移動膜由橡膠彈性體制成,并且通過硫化結合至分隔板,以使可移動膜與分隔板集成為一體。
這些液體填充減振裝置通過利用孔共振來衰減具有高振幅的低頻振動(例如,0Hz至15Hz的振動)。另一方面,這些液體填充減振裝置通過使布料分隔膜或可移動膜變形而吸收具有低振幅的高頻振動。在這些液體填充減振裝置中,通過改變隔膜的剛度來調節通過孔的液體的量,以調節共振頻率。
而且,所謂的主動控制支座(ACM)被稱為主動發動機支座(例如,JP2005-239084A)。ACM設置有用于強制振動質量元件的致動器,以使ACM可以在理論上產生任何期望阻尼力,而無論施加在其上的干擾如何。因此,ACM在穩態和非穩態下都可以實現高阻尼效應。
然而,在JP2005-98312A和JP2004-263783A中公開的液體填充減振裝置中,需要通過使用諸如防振橡膠的剛度和阻尼特性、主液體室的容積、輔液體室的容積、孔的直徑、孔的長度、膜的剛度和隔膜的剛度的參數來確定整個減振裝置的剛度和阻尼特性。因此,整個減振裝置的剛度和阻尼特性的調節范圍較窄,因此難以在任意頻率下具有期望的特性。例如,難以在多個頻率下進行調節,使得當產生對汽車的乘坐舒適性造成影響的10Hz上下的振動時,阻尼特性增強,而當產生對發動機的低沉聲音造成影響的130Hz上下的振動時,阻尼特性降低。
另一方面,在ACM中,用于直接向其輸入外部能量的機構變得復雜。而且,在ACM中,需要設計一種用于避免不穩定性以及其部件成本增加的控制系統。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這種問題,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利用簡單的構造來根據需要改變剛度和阻尼特性的變剛度減振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86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