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山梨假絲酵母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7378.5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42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譚壽湖;馬金霞;林振業;張琦敏;梁春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金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16 | 分類號: | C12N1/16;C05F11/08;C05G1/00;C05G3/00;C05G3/60;C05G5/20;C12R1/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鄧雪明 |
| 地址: | 532703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梨 酵母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株山梨假絲酵母,所述山梨假絲酵母于2019年11月18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名稱YN?1,保藏號CGMCC No.18954。所述山梨假絲酵母用于發酵糖蜜酒精濃縮液制備氨基酸水溶肥,制備氨基酸水溶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取出冷凍保藏的山梨假絲酵母原種,在PDA培養基上劃線分離出單菌落,挑取單菌落接種于液體培養基中活化培養,取活化后的種子液轉接至新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擴大培養,得到假絲酵母菌液;2)將假絲酵母菌菌液接種至糖蜜酒精濃縮液,先曝氣培養,再靜置發酵,然后進行酶解反應,獲得氨基酸水溶肥。本發明的山梨假絲酵母能夠高錘度的糖蜜酒精濃縮液中生長,并且能發酵糖蜜酒精濃縮液變成優良的肥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山梨假絲酵母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糖蜜酒精廢液是利用糖蜜發酵生產酒精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濃度較高的有機發酵液。經檢測分析,糖蜜酒精廢液是一種無毒和可生物降解性液體,純粹來源于植物,并含有大量可溶性有機質,同時含有N、P、K、Ca、Mg、S、Fe、Zn、Mn等多種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氨基酸、生長素、維生素等多種生長活性物質,重金屬痕量,無毒、無害,主要指標檢測結果為生化黃腐酸含量:25%,全氮(N)含量:2%,全磷(P2O5)含量:0.5%,全鉀(K2O)含量:6%,氨基酸含量:2%,粗蛋白含量:12%,有機質含量:40%,水份:45%,pH:4.5,水不溶物:1%。糖蜜酒精廢液營養成分雖好,但是直接施用于農田,會因廢液未完全腐熟而產生惡臭氣味,污染環境,此外還會對作物造成燒苗、爛根問題。糖蜜酒精廢液的錘度高,一般的微生物在其中無法生長,因此在對其進行發酵制肥時,往往需要對其進行稀釋后發酵,使得制備的肥料濃度較低,不利于貯存、運輸與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株山梨假絲酵母,其能夠在高錘度的糖蜜酒精濃縮液中生長繁殖,并且能發酵糖蜜酒精濃縮液變成優良的肥料。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株山梨假絲酵母,所述山梨假絲酵母于2019年11月18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名稱山梨假絲酵母(Candida sorbosivorans),保藏號CGMCC No.18954。
優選的是,所述山梨假絲酵母用于發酵高錘度糖蜜酒精濃縮液。
優選的是,所述糖蜜酒精濃縮液的錘度為60°Bx以上。
優選的是,所述山梨假絲酵母用于發酵糖蜜酒精濃縮液制備氨基酸水溶肥。
優選的是,利用所述山梨假絲酵母發酵糖蜜酒精濃縮液制備氨基酸水溶肥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步驟一:將所述山梨假絲酵母菌液接種至糖蜜酒精濃縮液中,25-40℃范圍內曝氣培養24-48小時,獲得菌體蛋白;
步驟二:靜置厭氧發酵48-120小時,使糖蜜酒精濃縮液充分發酵腐熟,得到糖蜜酒精發酵液;
步驟三:將糖蜜酒精發酵液pH調節至6.0-8.0之間,溫度調節到50-60℃,然后添加1-5‰的中性蛋白酶進行酶解,酶解反應時間8-24小時,酶解反應后,獲得所述氨基酸水溶肥。
優選的是,使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或者氨水調節糖蜜酒精發酵液的pH。
優選的是,酶解反應結束后添加改性牡蠣殼粉,所述改性牡蠣殼粉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1)將牡蠣殼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晾干,粉碎成60-80目,獲得牡蠣殼粉;
2)使用醋酸浸泡步驟1)中的牡蠣殼粉,并在浸泡過程中不斷攪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金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金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73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