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7371.3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6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稲田利彌;曾宇志;黃信豪;賴柜宏;朱正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3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侯奇慧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射 式可撓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其包括反射像素電極、液晶層、第一軟性基板與第二軟性基板。液晶層設置于第一軟性基板與第二軟性基板之間,反射像素電極設置于第一軟性基板上,第二軟性基板的CIELAB的b*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軟性基板的CIELAB的b*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特別是其中之一的軟性基板的CIELAB的b*值小于或等于另一軟性基板的CIELAB的b*值。
背景技術
反射式顯示裝置因為省略了發光的背光模塊,所以較為省電。然而,為了要支撐大型顯示裝置,反射式顯示裝置多采用硬質基板,例如玻璃。如此一來,越大的反射式顯示裝置會越占空間,造成空間利用上的障礙,從而降低應用的靈活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反射式的顯示裝置,以解決現有反射式的顯示裝置所遭遇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具有較薄的厚度與較輕的重量,可易于移動或收納的電子產品,從而增加了應用的靈活度。
本發明的一種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包括反射像素電極、液晶層、第一軟性基板與第二軟性基板。液晶層設置于第一軟性基板與第二軟性基板之間。反射像素電極設置于第一軟性基板上。第二軟性基板的CIELAB的b*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軟性基板的CIELAB的b*值。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并以剖視方式表示各元件結構。
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并以爆炸圖方式表示各元件結構。
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并以剖視方式表示各元件結構。
圖4A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
圖4B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反射式可撓顯示裝置的另一種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說明:10、20、30、40-顯示裝置;31-第二基材組;32-第一基材組;33-防水膠;34-電路板;35-接合墊;36-空隙;110-第一軟性基板;111-載板;120-第一緩沖層;130-晶體管陣列層;131-薄膜晶體管;132-源極;133-汲極;134-閘極;135-半導體層;136-反射像素電極;137、138-介電層;140-保護層;151-間隙物;153-共同電極;154-液晶層;160-濾光層;161、162-彩色濾光片;163-遮光層;170-第二緩沖層;180-第二軟性基板;190-光學層;191-光學補償膜;192-散射層;193-第一相位延遲膜;194-第二相位延遲膜;195-偏光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內容進行詳細描述,且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文各附圖為可能為簡化的示意圖,且其中的元件可能并非按比例繪制。并且,附圖中的各元件的數量與尺寸僅為示意,并非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本發明通篇說明書與權利要求中會使用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元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電子設備制造商可能會以不同的名稱來指稱相同的元件,且本文并未意圖區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稱不同的元件。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括”、“包含”和/或“具有”時,其指定了所述特征、區域、步驟、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區域、步驟、操作、元件和/或其組合的存在或增加。
當諸如層或區域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或其變型)“上”或延伸到另一元件“上”時,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延伸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兩者之間還可以存在插入的元件。另一方面,當稱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其變型)上或者“直接”延伸到另一元件“上”時,兩者間不存在插入元件。并且,當一元件被稱作“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其變型)時,它可以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或通過一或多個元件間接地連接(例如電連接)到另一元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737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服務小區調度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 下一篇:一種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