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頭軋制線材生產工藝及其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6376.4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00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白亞斌;周民;馬靳江;牛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46 | 分類號: | B21B1/46;B21B1/16;B21C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陰知見 |
| 地址: | 400013***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制 線材 生產工藝 及其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頭軋制線材生產工藝及其設備,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本工藝包括:連鑄出單流的高速連續鑄坯,且連鑄拉速控制在2.8m/min~10m/min;將連鑄出的高速連續鑄坯通過連續的軋制變形和控溫冷卻,形成單根連續直條成品軋件,且鑄坯變形速度根據秒流量相同原則與連鑄拉速相匹配;將連續直條成品軋件按需進行分段、卷取和收集。本設備包括順次設置的煉鋼連鑄單元、銜接單元、中間軋制單元、控溫成型軋制單元、分卷單元以及成品處理單元。本發明能既實現連鑄與軋鋼產能匹配軋制,又實現無頭直接軋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頭軋制線材生產工藝及其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線材生產,由于連鑄與軋鋼生產小時產量及生產組織方式不匹配,傳統的解決辦法都是基于單坯軋制方式,即將連鑄機生產的連續坯料切割為單根坯料進行組織生產。這些生產方式主要弊端有:(1)軋制時頻繁咬入,容易造成生產事故;(2)頻繁咬入,容易對導衛、軋鋼、乃至設備造成損害和沖擊,減少使用壽命;(3)切割連鑄坯在軋制時需切頭尾,切損在1%以上,降低成材率;(4)單根鋼坯存在頭尾溫差,會造成軋制溫度不一致,導致產品性能通條性差異;(5)單根鋼坯軋制時由于軋制狀態會發生變化,導致頭尾尺寸差異,影響產品尺寸不一致;(6)控制冷卻時,為避免穿鋼事故,采用頭尾不冷卻工藝造成頭尾性能不滿足要求,必須切除,降低成材率。
此外,為保證軋制溫度,生產線一般采用連鑄坯冷坯上料加熱或熱送熱裝方式組織生產。此類型生產工藝,連鑄坯必須經過加熱爐再次加熱才能生產。這些生產方式主要弊端有:(1)采用加熱爐二次加熱的方式浪費能源;(2)產品成材率低,連鑄坯再次加熱過程會損失約1%燒損;(3)會產生廢氣、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環境。
現階段,有生產線采用1臺或數臺多流方坯連鑄機與不同軋鋼生產線協同組織生產。由連鑄生產的單根合格連鑄方坯,經過軋鋼生產線二次加熱。通過在線焊機或在線擠壓機將高溫單根坯料對接起來,實現無頭軋制。該方法實現了比較好的產量匹配,也解決了頻繁咬入,頭尾溫差,頭尾缺陷的問題,但無法解決二次加熱問題。同時,該方式要對連續連鑄方坯料進行切割,還要對切割后坯料進行對接,既浪費能源,也降低成材率。
也有生產線采用1臺多流方坯連鑄機與1條軋鋼生產線直接對應,多流連鑄機采用階梯型生產單根連鑄方坯。高溫的單根連鑄方坯經過高速輥道輸,依次送至軋鋼生產線進行直接軋制。該方式實現了比較好的產量匹配,免去二次加熱問題,節約了能源,但無法解決單根軋制頻繁咬入,頭尾溫差等問題。
總之,目前現有各種生產方式均無法較好解決線材生產線高產量、高品質、低能耗、低消耗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頭軋制線材生產工藝及其設備,既能夠實現連鑄與軋鋼產能匹配軋制,又能夠實現無頭直接軋制。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無頭軋制線材生產工藝,包含以下步驟:
1)連鑄出單流的連續鑄坯,且連鑄拉速控制在2.8m/min~10m/min;
2)將連鑄出的所述連續鑄坯通過連續的軋制變形和控溫冷卻,形成單根連續直條成品軋件,且連續鑄坯變形速度根據秒流量相同原則與連鑄拉速相匹配;
3)將所述連續直條成品軋件按需進行分段、卷取和收集。
優選的,在步驟1)中,連鑄出的連續鑄坯斷面為12100mm2~50000mm2,其≤25600mm2斷面形狀為方坯,>25600mm2斷面形狀為矩形坯或圓坯。
優選的,在步驟2)之前,獲取連續鑄坯表面溫度,并根據獲取出的連續鑄坯表面溫度對連續鑄坯進行補溫,且對表面溫度低于900℃的連鑄坯補熱至≥9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63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