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指紋識別模組及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5827.2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17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耿越;薛艷娜;詹小舟;王奎元;豐亞潔;李成;黃海波;代翼;李澤飛;祁朝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周穎穎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模組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及顯示裝置,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基底,基底上設有多個按陣列排布的指紋識別單元,指紋識別單元包括用于聚光的透鏡層、用于限制光通過的導光層以及用于對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的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位于基底的一側,導光層位于感光元件遠離基底一側,透鏡層位于導光層遠離基底的一側;導光層具有至少一個光通道,透鏡層包括與各個光通道對應設置的匯聚透鏡。顯示裝置包括指紋識別模組。本發明通過透鏡層和導光層來約束光線,工藝簡單,易于實現;且透鏡層、導光層與感光元件集成在基底上,在實現光線準直功能的同時有效地減小該類模組產品的厚度,符合輕薄化的發展趨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指紋具有唯一性和不變性,因此指紋識別技術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的特點。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指紋識別功能成為現有顯示屏具備的基本功能。
目前顯示裝置(例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的顯示屏的指紋識別正逐步從電容式指紋模組轉變為光學式指紋模組。當前量產的光學式指紋模組為單指型硅基CMOS探測器,受限于半導體器件制造成本和工藝難度,該類CMOS指紋模組很難向大面積顯示屏下指紋方向發展,因此,玻璃基光電指紋傳感器面板得到逐步發展。
當前,玻璃基大面積顯示屏下指紋技術正在技術完善階段,具有光學準直器件的模組產品具備更優的性能表現,但目前光學準直器件的加入反而使得該類產品的指紋識別模組普遍厚度較大,且指紋識別區域面積越大,厚度對顯示裝置內部機構的干涉越嚴重,不符合顯示裝置輕薄化的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及顯示裝置。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包括基底,基底上設有多個按陣列排布的指紋識別單元,所述指紋識別單元包括用于聚光的透鏡層、用于限制光通過的導光層以及用于對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基底的一側,所述導光層位于所述感光元件遠離所述基底一側,所述透鏡層位于所述導光層遠離所述基底的一側;所述導光層具有至少一個光通道,所述透鏡層包括與各個所述光通道對應設置的匯聚透鏡。
優選的,所述導光層包括自靠近所述基底至遠離所述基底的方向上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遮光層、第一填充層和第二遮光層,所述光通道包括設在所述第一遮光層上的第一通光孔和設在所述第二遮光層上的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所述第二通光孔同軸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光孔孔徑和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孔徑相同,所述匯聚透鏡的焦點位于其對應的光通道的中心線上。
優選的,所述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第二填充層,所述第二填充層位于所述透鏡層和所述導光層之間。
優選的,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光電轉換層、位于所述光電轉換層靠近基底一側的第一電極以及位于所述光電轉換層遠離基底一側的第二電極;
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第一遮光層之間設有絕緣層,所述絕緣層具有露出所述第二電極的過孔,所述第一遮光層通過所述過孔與所述第二電極相連接,所述感光元件經由所述第一遮光層提供偏置電壓。
優選的,所述過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與所述光電轉換層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優選的,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感光元件之間的薄膜晶體管,所述薄膜晶體管包括:
柵極層;
形成于所述柵極層遠離所述基底一側的柵絕緣層;
形成于所述柵絕緣層遠離所述基底一側的有源層;
形成于所述有源層遠離基底一側的源漏金屬層,所述源漏金屬層包括分別與所述有源層相連接的源電極和漏電極;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58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