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改性茶芎的工藝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5540.X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4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徐蔥蘢;黃學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景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P1/04;A23F3/34;C12R1/25;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33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改性 工藝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用微生物發酵改性的茶芎飲片及其應用:(1)茶芎浸提:將茶芎藥材加工成薄片,加入2倍茶芎質量的純水,0.1倍質量的低聚木糖保持80?85℃浸提12?14小時,期間翻動數次;(2)菌種活化;(3)微生物發酵炮制:將浸提后的茶芎作為培養基,95℃巴氏加熱15min殺菌處理后,自然冷卻至45℃,接種活化的Bacillus subtilis ATCC 7058和植物乳桿菌CGMCC №3698,接種量為步驟(2)活化的兩種菌液后于38℃發酵3小時后,降溫至30℃繼續發酵12?16小時,期間保持攪動;(4)干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用微生物發酵改性的茶芎及其應用,屬于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茶芎又名撫芎(Ligusticum sinense Oliv cv.Chaxiong),系傘形科藁本屬植物,主產于江西省九江地區,其性溫,味辛,歸肝經、膽經、心包經,其根莖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之功效。本申請人的在先申請提出過一種茶芎飲片,其將茶芎、干姜、梔子等中藥材與茶葉配合使用,具有抗菌、消炎、活血、鎮痛的功效。適合不同人群飲用以保健強身。
微生物發酵是中藥材炮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國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就有對靈芝、茯苓、豬苓等藥用真菌的分別列項論述。《本草綱目》記載:“古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后醫乃造神麴,專以供藥,力更勝之”。傳統的發酵中藥有六神曲、建神曲、半夏曲、采云曲、沉香曲、淡豆和百藥煎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微生物發酵炮制中藥逐步由傳統的自然發酵轉變為純菌種發酵,并越來越受人們重視。
微生物發酵對中藥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微生物對中藥的有效成分和藥效的改變,以及中藥成分對微生物次生代謝的影響。微生物發酵中藥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和微生物含有大量的活性酶,常常伴隨著生物轉化反應的發生,實現對中藥活性成分的修飾和轉化。
目前為止,對中藥的微生物發酵研究還停留在初步階段。微生物發酵本身非常復雜多變,不同的菌株復配,發酵條件都會導致結果的很大不同。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由新型的微生物發酵方法炮制而成的茶芎飲片,工藝簡單好操作,可以提高其免疫促進的活性,甚至在細胞學實驗層面觀察到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和調節免疫作用,保健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由新型的微生物發酵方法炮制而成的茶芎飲片,工藝簡單好操作,可以提高其免疫促進的活性,甚至在細胞學實驗層面觀察到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和調節免疫作用,保健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茶芎多糖已被證實為具有較好的免疫刺激活性,但是在茶芎多糖的制備過程中,需要去除蛋白質等其他活性物質,喪失了茶芎的部分保健作用。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桿菌的應用很廣泛,本發明選用Bacillus subtilis ATCC 7058進行。
中國專利201010281481X公開過一株植物乳桿菌,其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編號為CGMCC№.3698,其已知功效是可以產生對多種病原菌和腐敗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細菌素,該細菌素對蛋白酶敏感,并且該細菌素具有很好的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在121℃高溫下處理30分鐘不影響其抑菌活性,抑菌譜廣等優點,可以應用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和飼料添加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景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景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55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