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下夾鉗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3691.1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88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偉;滕瑤;蘭公英;楊毅強;劉仁昌;王永剛;劉金程;高鵬;胡月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1F3/052 | 分類號: | F41F3/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陳變花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夾鉗 | ||
1.一種下夾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夾鉗機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連接孔;所述夾鉗機構包括連接軸和動力裝置;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與動力裝置連接,另一端用于與火箭尾部的支撐環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的一部分和所述連接軸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連接孔內,與所述基座穿軸連接;
其中,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油缸法蘭盤、油缸和活塞桿;
所述油缸法蘭盤設置有油缸通孔;所述油缸通過所述油缸通孔與油缸法蘭盤連接,且所述油缸的一部分出露于所述油缸法蘭盤的外側面,一部分出露于所述油缸法蘭盤的內側面;
所述油缸上設置有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設置于出露于所述油缸法蘭盤的外側面的所述油缸上;所述第二油管設置于出露于所述油缸法蘭盤的內側面的所述油缸上;
所述活塞桿包括活塞桿本體;所述活塞桿本體的一端設置活塞,所述活塞設置于所述油缸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之間;所述活塞桿本體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軸固接;
所述油缸法蘭盤的內側面與所述基座的外側面貼合,且油缸出露于所述油缸法蘭盤的內側面的一部分、活塞桿和連接軸的一部分均位于所述連接孔內;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上蓋板和下基座,所述上蓋板設置有上軸槽;所述下基座上設置有下軸槽;所述上蓋板與所述下基座固接,且所述上軸槽與所述下軸槽貼合構成連接孔;
其中,所述上蓋板包括上軸槽本體和連接耳,所述上軸槽設置于上軸槽本體上;所述上軸槽本體上設置有容納所述第二油管通過的油管通孔;所述下基座包括下軸槽本體和連接耳;所述下軸槽設置于下軸槽本體上;所述上蓋板和所述下基座通過連接耳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與連接軸固接的一端設置有卡接件,所述連接軸設置有與所述卡接件相適配的卡接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耳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法蘭螺栓連接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下夾鉗,其特征在于,每個連接耳設置兩個法蘭螺栓連接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下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的連接耳包括第一連接耳和第二連接耳;所述第一連接耳和所述第二連接耳分別設置于上軸槽本體的相對兩側;所述下基座的連接耳包括第三連接耳和第四連接耳;所述第三連接耳和所述第四連接耳分別設置于下軸槽本體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連接耳與所述第三連接耳固接,所述第二連接耳與所述第四連接耳固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下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卡合凸緣,所述第一卡合凸緣設置于所述上軸槽的相對兩側;所述下基座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卡合凹槽,所述第一卡合凹槽設置于所述下軸槽的相對兩側,且與所述第一卡合凸緣相適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下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卡合凹槽,所述第二卡合凹槽設置于所述上軸槽的相對兩側;所述下基座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卡合凸緣,所述第二卡合凸緣設置于所述下軸槽的相對兩側,且與所述第二卡合凹槽相適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369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資格證封套及其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定軸的變轉速傳動系統及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