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13512.4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42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濤;楊樂;蘇旭朝;張樹旻;渠娜;尹吉;劉君宇;董高峰;鐘德華;王文遠;劉剛;谷世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75/04 | 分類號: | F02B75/04;F01M1/06;F01M1/10;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旭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張會強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變 壓縮比 驅動 結構 裝配 方法 | ||
1.一種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以驅使可變壓縮比機構中的偏心軸(5)轉動,并包括固設于發動機缸體(7)上的諧波減速器單元,以及固設于所述諧波減速器單元中的剛輪(8)上的電機單元,所述諧波減速器單元中的柔輪(9)與所述偏心軸(5)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電機單元的轉軸(12)一端外伸并與所述諧波減速器中的波發生器(10)傳動連接,所述偏心軸(5)與所述柔輪(9)相連的一端具有向所述轉軸(12)一側延伸的延伸端(504),且所述裝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
a.將所述偏心軸(5)具有所述延伸端(504)的一端通過第三軸承(17)轉動安裝于所述剛輪(8)中;
b.將所述柔輪(9)裝入所述剛輪(8)中,以與所述剛輪(8)間傳動配合,并使所述柔輪(9)套設于所述延伸端(504)上而與所述偏心軸(5)固連在一起;
c.將連接后的所述剛輪(8)、所述偏心軸(5)及所述柔輪(9)裝入所述發動機缸體(7)中,且將所述剛輪(8)預固定于所述發動機缸體(7)上;
d.在所述發動機缸體(7)上安裝減速器小蓋(27),以將所述剛輪(8)夾置在所述減速器小蓋(27)和所述發動機缸體(7)之間,并緊固所述剛輪(8)及所述減速器小蓋(27)與所述發動機缸體(7)之間的連接;
e.將所述波發生器(10)一側由第一軸承(14)轉動安裝于所述延伸端(504)上,并使得所述波發生器(10)壓入所述柔輪(9)中而與所述柔輪(9)傳動配合;
f.在所述發動機缸體(7)上安裝正時罩蓋(18),以將所述諧波減速器單元包罩于所述發動機缸體(7)內;
g.將所述電機單元穿經所述正時罩蓋(18)固定于所述剛輪(8)上,以使所述電機單元的外伸端和所述波發生器(10)傳動連接,且所述波發生器(10)另一側由第二軸承(26)轉動安裝于所述電機單元的殼體(11)上或所述波發生器(10)與所述殼體(11)間滑動抵接,并隨所述電機單元于所述正時罩蓋(18)中的穿設而完成所述殼體(11)和所述正時罩蓋(18)之間的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偏心軸(5)內構造有與所述發動機缸體(7)內的潤滑油路連通的油道(502),所述油道(502)軸向貫穿至所述偏心軸(5)的延伸端(504)的端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延伸端(504)端部的所述油道(502)中設有潤滑油過濾組件,且在所述步驟a中還包括將所述潤滑油過濾組件安裝于所述油道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延伸端(504)的端部構造有與所述油道(502)貫通的凹口,所述潤滑油過濾組件包括設于所述凹口內的濾網(24),以及固設于所述凹口內的以壓緊所述濾網(24)的油堵(25),所述油堵(25)內設有貫穿自身且一端和所述油道(502)連通的油孔(k)。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發動機缸體(7)的高度方向,所述電機單元的轉動軸線偏置于所述諧波減速器單元轉動軸線的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波發生器(10)內構造有內齒圈(1001),所述轉軸(12)的與所述波發生器(10)傳動連接的一端連接有齒輪(13),所述齒輪(13)位于所述波發生器(10)內,且所述齒輪(13)與所述內齒圈(1001)的部分齒相咬合而構成兩者間的嚙合相連,所述油道(502)于所述延伸端(504)端部的開口與所述齒輪(13)相對布置,且所述開口于所述齒輪(13)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齒輪(13)的齒根圓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變壓縮比驅動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發動機缸體(7)上設有貫穿所述發動機缸體(7)的上油孔(19),且所述上油孔(19)貫穿至與所述發動機缸體(7)相連的所述剛輪(8)的內部,以向所述剛輪(8) 和所述柔輪(9)之間下淋潤滑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351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