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機通信同步系統、多機通信同步方法及電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12910.4 | 申請日: | 202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4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G06F15/1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偉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信 同步 系統 方法 電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機通信同步系統、多機通信同步方法及電器。該多機通信同步系統包括供電模塊和N個處理器,N為大于1的整數,供電模塊的輸入端連接市電交流電。將每個處理器的一個I/O引腳定義為同步時鐘引腳,供電模塊的輸出端通過過零檢測總線分別連接每個處理器的同步時鐘引腳;所有處理器的同步時鐘引腳同步檢測到過零檢測總線上電流的電壓過零點后,所有處理器以電壓過零點對應的時間為時間起點進行時鐘同步;且每檢測到一次電壓過零點,所有處理器進行一次時鐘同步。本發明使用電網頻率信號作為系統時鐘基準,所有處理器收發通過一根線即可完成,準確率高且結構簡單,能確保多個處理器準確完成時鐘同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芯片控制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機通信同步系統、多機通信同步方法及電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器設備的小型化、智能化以及功能的模塊化,電器設備中使用越來越多的芯片,多芯片協同工作成為一個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是多芯片的時鐘同步問題,這關系到多芯片的是否能有序通信。目前多機通信的方法主要是監聽檢測再發送信息到總線,但是這樣存在數息碰撞的可能;而時分復用目前普遍需要一個主控制器產生同步時鐘,這樣占用MCU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多機通信同步系統、多機通信同步方法及電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多機通信同步系統,包括供電模塊和N個處理器,N為大于1的整數,所述供電模塊的輸入端連接市電交流電,將每個所述處理器的一個I/O引腳定義為同步時鐘引腳,所述供電模塊的輸出端通過過零檢測總線分別連接每個所述處理器的同步時鐘引腳;
所有所述處理器的同步時鐘引腳同步檢測到所述過零檢測總線上電流的電壓過零點后,所有所述處理器以所述電壓過零點對應的時間為時間起點進行時鐘同步;且每檢測到一次所述電壓過零點,所有所述處理器進行一次時鐘同步。
進一步,在本發明所述的多機通信同步系統中,每個所述處理器的至少一個I/O引腳連接至通信總線;
設置所有所述處理器在一個同步周期T內發送信息的工作時隙,并將所述工作時隙保存至每個所述處理器;每個所述處理器按照各自的所述工作時隙發送信息,每個所述處理器根據所述工作時隙識別出接收到信息對應的處理器;其中所述工作時隙包括工作順序和時隙時長,所述同步周期T指兩次時鐘同步之間的時間。
進一步,在本發明所述的多機通信同步系統中,所述工作時序中工作順序為第一的處理器在檢測到所述過零檢測總線上電流的電壓過零點后,通過I/O引腳同步發送信息至所述通信總線。
進一步,在本發明所述的多機通信同步系統中,所述市電交流電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所述同步周期T為10ms;或
所述市電交流電的工作頻率為60HZ。
進一步,在本發明所述的多機通信同步系統中,每個所述同步周期T分為N個所述工作時隙,每個所述工作時隙的時隙時長為:
同步周期T/N。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多機通信同步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S1、N個處理器的同步時鐘引腳同步檢測同一過零檢測總線上電流的電壓過零點,其中N為大于1的整數;
S2、在檢測到所述電壓過零點后所有所述處理器以所述電壓過零點對應的時間為時間起點進行時鐘同步;
S3、重復執行所述步驟S1和步驟S2,對所有所述處理器進行周期性時鐘同步。
進一步,在本發明所述的多機通信同步方法中,在每次完成所述步驟S2的時鐘同步后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129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