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益脾茶及其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8638.2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94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段昌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市達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A23F3/0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益脾茶 及其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及其制作工藝,旨在提供一種益脾茶及其制作工藝,該益脾茶除了茶葉本身具有的功效外,還增加了益脾功能,而且還不用改變人們的喝茶習慣就能實現益脾功能;另外益脾茶的制作工藝制作簡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所述益脾茶包括茶葉及附著在所述茶葉上的益脾材料。所述益脾茶的制作工藝是將益脾液應用到傳統的制茶工藝中。本發明應用于茶葉生產制作的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及其制作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益脾茶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茶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飲品,根據《中國茶經》的分類法,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茶文化是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對社會文明進步與經濟發展作用很大。在二十一世紀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如何進一步弘揚茶文化,發揮茶文化在大茶業中的積極作用,也是值得考慮的重要問題。
茶被人們所熟知的功效大多為消除疲勞、提神、明目、消食、利尿解毒。根據調查顯示,中國年產茶198萬噸,人均喝茶566克。在全球有160多個國家與地區近30億人喜歡喝茶,在中國截止2016年統計,保持喝茶習慣的人在4.7個億。現有茶的只是發揮了它自身的功效,若能在現有的茶中融入其他功效成分,那么這種增加了功效的茶就能在不改變人們喝茶習慣的前提下,就能很好地讓龐大的喝茶人享受到更多的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益脾茶及其制作工藝,該益脾茶除了茶葉本身具有的功效外,還增加了益脾功能,而且還不用改變人們的喝茶習慣就能實現益脾功能;另外益脾茶的制作工藝制作簡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益脾茶包括茶葉及附著在所述茶葉上的益脾材料。
所述益脾材料為益脾液的析出物質,所述益脾液由以下的一種或多種材料熬制后而成:粳米、黃豆、蕎麥、芝麻油、番茄、大頭菜、猴頭菇、扁豆、蘋果、椰肉、大棗、橙子、糯米。若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熬制時,各種材料的比重相同。
所述益脾茶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采摘新鮮茶葉;
B、將步驟A中采摘的新鮮茶葉攤開,并在攤開的茶葉上均勻噴灑益脾液,所述益脾材料為益脾液的析出物質,所述益脾液噴灑量與所述新鮮茶葉的重量之比為1:5~1:2;
C、晾干所述步驟B中的所述新鮮茶葉上的所述益脾液得到初級茶葉;
D、將步驟C中的初級茶葉進行后續加工得到不同品種的茶;
其中所述益脾液的制作工藝包括:
a、將以下的一種或多種材料切碎和水加入容器中進行熬制:粳米、黃豆、蕎麥、芝麻油、番茄、大頭菜、猴頭菇、扁豆、蘋果、椰肉、大棗、橙子、糯米;所述材料的總重量與所述水的重量之比1:3~1:1;大火加熱所述容器致水沸騰,然后轉小火再熬制45min~90min;在熬制的過程中向所述容器內間隔性加水,保證所述容器內的物質總重量不變;
b、步驟a中熬制成的物質為熬制物,將熬制物中的固體過濾掉得到所述益脾液;
c、將所述益脾液進行冷卻,待用。
步驟D中的所述后續加工依次包括:曬干或用文火烘干,最后得到白茶。
步驟D中的所述后續加工依次包括:萎凋、揉捻、發酵、干燥,最后得到紅茶。
步驟D中的所述后續加工依次包括: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初揉、初烘、包揉、復烘、干燥,最后得到青茶。
步驟D中的所述后續加工依次包括:殺青、揉捻、干燥,最后得到綠茶。
步驟D中的所述后續加工依次包括: 殺青、揉捻、悶堆、干燥,最后得到黃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市達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市達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86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清肺茶及其制作工藝
- 下一篇:一種備電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