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8345.4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3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韓偉;李瓊林;張峰;劉堯;宋闖;劉超;劉磊;喬利紅;蔡得雨;黨一奇;段文巖;王亞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鄭州創展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79 | 分類號: | H04B10/079;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知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張錦波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變電站 光纖 測試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智能變電站的SCD文件進行解析,獲取待測裝置光纖鏈路的虛實鏈路映射關系;
步驟2,通過光纖接收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發送的包含GOOSE報文或SV報文的光信號,對所述光信號進行解析測試,得到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的發送光功率;
步驟3,通過光纖向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發送包含GOOSE報文或SV報文的光信號,通過二分法逐步調節被測光口的光功率衰減值,當檢測到光纖斷鏈告警信息時,測量得到待測裝置被測光口接收的光功率,即為待測裝置的光接收靈敏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包括:
對智能變電站的所述SCD文件進行自動解析,獲取智能變電站的配置信息;
通過所述SCD文件中的虛端子連接關系,根據IEC61850協議,自動匹配虛回路,關聯光纖鏈路狀態,實現對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的虛實鏈路的快速映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智能變電站的所述SCD文件進行自動解析的步驟包括:
建立智能變電站的IED設備列表;
獲取每個所述IED設備在SCD文件的源文件中的標識符編碼信息;
根據獲取的所述標識符編碼信息,對所述IED設備列表中發生變動的所述IED設備進行解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對所述光信號進行解析測試的步驟包括:
對所述光信號進行光電轉換,轉換后的電信號經指數放大、濾波,以及模數轉換后,進行運算處理,得到待測裝置光口的發送光功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包括:
調節被測光口的光功率衰減值,同時獲取站控層的MMS報文,當光功率衰減值調節至設定的光功率衰減值最大值,并檢測到MMS報文中的光纖斷鏈告警信息時,表明光纖鏈路連接完好;
將被測光口對應光通道的光功率衰減值調整為0;
通過二分法逐步增加被測光口的光功率衰減值,當檢測到MMS報文中的光纖斷鏈告警信息時,記錄此時待測裝置被測光口接收的光功率,即為待測裝置的光接收靈敏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光纖同時接收待測裝置的多個被測光口發送的包含GOOSE報文或SV報文的光信號,采用步驟2的方法同時測量多個被測光口的發送光功率;通過光纖同時向待測裝置的多個被測光口發送包含GOOSE報文或SV報文的光信號,采用步驟3的方法同時測量多個被測光口的光接收靈敏度。
7.一種智能變電站光纖鏈路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裝置通過光纖與待測裝置被測光口連接,用于光信號的傳輸;所述測試裝置通過網線與待測裝置網口連接,用于站控層MMS報文的傳輸;所述測試裝置包括:
SCD文件解析模塊,用于對智能變電站的SCD文件進行解析,獲取待測裝置光纖鏈路的虛實鏈路映射關系;
光功率測試模塊,用于通過光纖接收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發送的包含GOOSE報文或SV報文的光信號,對所述光信號進行解析測試,得到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的發送光功率;
光接收靈敏度測試模塊,用于通過光纖向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發送包含GOOSE報文或SV報文的光信號,通過二分法逐步調節被測光口的光功率衰減值,當檢測到光纖斷鏈告警信息時,測量得到的待測裝置被測光口接收的光功率,即為待測裝置的光接收靈敏度;
控制處理模塊,用于對光功率測試模塊解析測試后得到的電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得到待測裝置被測光口的發送光功率;用于獲取站控層的MMS報文,并根據檢測的MMS報文光纖斷鏈告警信息,發送需要調節的光功率衰減值至MEMS可變光衰減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鄭州創展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鄭州創展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834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