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分析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3766.8 | 申請日: | 2020-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62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賈瑞凱;葉樺;方其;張艷;吳昕;廖國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B20/30 | 分類號: | G16B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分析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分析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讀取至少一個樣本的測序數據;根據所述測序數據確定代表性序列;統計所述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的深度信息;對所述代表性序列及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中的深度信息進行分析,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更加完全、準確地檢測組分,拓展了檢測的靈敏度和完整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生物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分析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宏基因組學的發展,研究人員能夠精確分析人體微生物菌群的多樣性,并延展至免疫、代謝、精神行為、以及各種健康和疾病狀態與人體微生物種群平衡的關系。宏基因組學分析已經成為微生物種群研究的主要手段,通過高通量測序得到的龐大的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微生物的組分、多樣性、與環境的關系等,促使微生物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16SrDNA測序技術是研究宏基因組的主要技術之一。在技術興起的初期,16SrDNA測序對應的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證數據精度的同時盡可能的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然而在處理相同數據不同組合分析時候存在少許背景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分析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以實現能夠更加完全、準確地檢測組分,拓展了檢測的靈敏度和完整性。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分析方法,包括:
讀取至少一個樣本的測序數據;
根據所述測序數據確定代表性序列;
統計所述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的深度信息;
對所述代表性序列及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中的深度信息進行分析。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數據分析裝置,該裝置包括:
讀取模塊,用于讀取至少一個樣本的測序數據;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測序數據確定代表性序列;
統計模塊,用于統計所述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的深度信息;
分析模塊,用于對所述代表性序列及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中的深度信息進行分析。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如本發明實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數據分析方法。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本發明實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數據分析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讀取至少一個樣本的測序數據;根據所述測序數據確定代表性序列;統計所述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的深度信息;對所述代表性序列及代表性序列在各樣本中的深度信息進行分析,能夠更加完全、準確地檢測組分,拓展了檢測的靈敏度和完整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一種數據分析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一種數據分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一種計算機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37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