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于高原地區的藜麥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3586.X | 申請日: | 2020-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5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蔣云;張潔;郭元林;宣樸;王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C1/06;A01N43/12;A01N45/00;A01N37/10;A01N59/02;A01N59/08;A01N59/00;A01N61/00;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6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于 高原 地區 麥種 方法 | ||
1.一種適于高原地區的藜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與整地:在海拔2500~2800m的區域范圍內選擇地勢平坦的地塊,將農家有機肥按0.5~0.7噸/畝的用量均勻撒施到地塊表面,再翻耕、耙平土地,然后設立種植區,并在種植區上覆蓋地膜;
(2)播種:在地膜上挖設栽植孔,每兩個栽植孔之間的距離為20~40cm;然后按8~12粒/孔的播種量將預處理后的藜麥種子播種到栽植孔中,播種深度為2~5cm;
(3)苗期管理:播種后每隔6~8天噴施一次稀釋1500倍液的壯苗劑,總共噴施2~3次;種子出苗并長至5~7cm后,進行一次間苗,留下2~4根幼苗;
(4)田間管理:幼苗長至6~8片葉后,進行二次間苗,留下2根壯苗;然后在藜麥的分枝期噴施0.05wt%縮節胺或1000倍液矮壯素,然后在開花期灌溉一次,灌溉時隨水施用20%滅多威乳油1500倍液和1%的氟樂靈水劑1000倍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翻耕深度為15~18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設立的種植區長8~10m,寬1~2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家有機肥為牛糞或牛糞與雜草堆肥后的混合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孔之間的間距為3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藜麥種子預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利用浮選法選出顆粒飽滿、無傷害的藜麥種子;
S2:將選出的藜麥種子與拌種劑按10:3~5的質量比均勻混合,所述拌種劑包括以下質量份的組分:
萘乙酸1~3份,赤霉素2~4份,活性炭18~20份,氯化鉀5~7份,硫酸鋅1~3份和凹凸棒土25~30份;
S3:將拌種后的藜麥種子密封,于4~6℃下冷藏10~12h;完成藜麥種子的預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萌發促進劑為油菜素內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未經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358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