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起霧抑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2856.5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1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田代佳之;大瀧晉太郎;小林達紀;長岡伸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S1/02 | 分類號: | B60S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霍玉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抑制 裝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起霧抑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對起霧抑制功能適當地進行控制。抑制運輸設備的車窗(2)的起霧的起霧抑制裝置(1)具有:獲取機構(51),其獲取所述運輸設備的外部溫度(Tout);加熱機構(20),其與設置于所述運輸設備的具有鼓風機的空調機構(40)不同,對所述車窗(2)進行加熱;以及控制機構(30),在所述運輸設備的外部溫度(Tout)為規定溫度(T0)以下且存在針對所述空調機構(40)的工作要求時,所述控制機構(30)對所述加熱機構(20)進行控制以對所述車窗(2)進行加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抑制車窗起霧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搭載于車輛的空調單元中,為了抑制車窗的起霧而設置有從前車窗的下方沿著車窗吹送暖風的除霜器,但有時由于外部氣溫、車輛的行駛狀態與車室內溫度之間的關系而無法有效地抑制起霧。因此,提出了在車窗設置用于抑制起霧的加熱器并在外部氣溫為規定溫度以下且行駛速度為規定車速以上的情況下對加熱器通電而使其發熱的起霧抑制功能(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3659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在外部氣溫為規定溫度以下且行駛速度為規定車速以上的情況下,并不一定總是需要上述起霧抑制功能,因此,根據不同條件而有可能在不需要的時機使加熱器工作。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實現適當地對起霧抑制功能進行控制使其不進行不必要的加熱的技術。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并實現目的,本發明是一種起霧抑制裝置,其抑制運輸設備的車窗的起霧,所述起霧抑制裝置具有:獲取機構,其獲取所述運輸設備的外部溫度;加熱機構,其與設置于所述運輸設備的具有鼓風機的空調機構不同,對所述車窗進行加熱;以及控制機構,在所述運輸設備的外部溫度為規定溫度以下且存在針對所述空調機構的工作要求時,所述控制機構對所述加熱機構進行控制以對所述車窗進行加熱。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適當地對起霧抑制功能進行控制使其不進行不必要的加熱。
附圖說明
圖1中的(a)是表示包括本實施方式的起霧抑制裝置在內的車窗周邊的結構的剖視圖,圖1中的(b)是其示意圖。
圖2中的(a)是透過車窗從車外側觀察本實施方式的起霧抑制裝置時的俯視圖,圖2中的(b)是從車內側觀察時的俯視圖。
圖3是實現本實施方式的起霧抑制控制的功能框圖。
圖4是對本實施方式的起霧抑制控制進行說明的時序圖。
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起霧抑制控制處理的流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起霧抑制裝置;2:車窗(前車窗);2a:車窗面板面(車窗玻璃面);2b:間隙;3:托架;3a:托架主體部;4:罩構件;4a:前端部;5:空間部;6:側壁部;7:底面部;7a:第一底面部;7b:第二底面部;7c:前端部;8:防止檢測精度降低的結構(漫反射防止加工);10:外界檢測裝置(攝像機);11:透鏡部;12:傳感器部;13:拍攝部;14:攝像機主體部;20:加熱裝置(加熱器);30:控制裝置;31:存儲器;32:運算處理部(CPU);33:接口電路;40:空調裝置;51:外部氣溫傳感器;52:內部氣溫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28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備用于血液衍生制品的容器的方法
- 下一篇:起霧抑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