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顯示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01176.1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1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信學;劉品妙;黃任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G06V40/13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曄;李琛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器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具備指紋感測器的顯示器。顯示器包括透明柱狀體、內柱體、可撓式顯示器以及指紋感測器。透明柱狀體具有容置空間,且包括軸向外表面及軸向內表面。內柱體設置于容置空間。在第一狀態(tài)下,可撓式顯示器沿著內柱體卷曲收納于容置空間,在第二狀態(tài)下,自內柱體拉伸至透明柱狀體外。指紋感測器設置于軸向外表面,接收來自于進入軸向內表面的指紋感應光源,以進行指紋辨識。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器,尤其涉及一種具備指紋感測器的可撓性顯示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可撓式顯示器,例如:卷軸式顯示器,主要包括了可撓性面板與收納裝置,可撓性面板包括了可卷曲或可彎折的顯示面板,這類型的顯示面板于展開時能具有全屏面的顯示功能,在關閉或待機時,則通過其可撓性的特點,將顯示面板卷曲或折疊至收納裝置當中,降低顯示面板所占據(jù)的空間,提升整體顯示器在攜帶上的便利性。收納裝置可為具有不同容置空間的殼體,例如可為方形或矩形的外殼,或者如圓柱形或設計成筆型的結構,但相同之處都在一側設有開口以將可撓性面板拉出或收回。
在現(xiàn)有技術當中,可撓性面板在收納時依據(jù)不同容置空間可能有不同的卷回方式,但在欲開啟使用時,大多會設置解鎖的功能來增加操作上的安全性,當解鎖成功后才能將可撓式面板拉出使用,或將可撓式面板先拉出后,必需先解鎖才能使用可撓式面板。因此,現(xiàn)有技術中有在殼體結構上增加鎖合結構設計以增加操作安全性,但鎖合結構的設計會直接增加收納裝置的體積及重量,仍具有改善的空間。
綜觀前所述,公知的卷軸顯示器在解鎖功能的設置上與實際操作的安全性上仍然具有相當?shù)娜毕荩虼耍景l(fā)明通過設計一種具備指紋感測器的卷軸顯示器,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失加以改善,確保裝置辨識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進而增進產業(yè)上之實施利用。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公知技藝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指紋感測器的卷軸顯示器,其具有多指辨識模式,且利用現(xiàn)有結構及光源來形成多指辨識區(qū)域,藉此解決現(xiàn)有卷軸顯示器之安全性不足及硬件設置成本過高之問題。
根據(jù)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器。其包括透明柱狀體、內柱體、可撓式顯示器以及指紋感測器。其中,透明柱狀具有容置空間,且透明柱狀體包括軸向外表面及軸向內表面。內柱體設置于容置空間,面向軸向內表面。可撓式顯示器一側連接于內柱體,且可撓式顯示器在第一狀態(tài)下,是沿著內柱體卷曲收納于容置空間,或在第二狀態(tài)下,可撓式顯示器自內柱體拉伸至透明柱狀體外。指紋感測器設置于軸向外表面,且接收來自于進入軸向內表面的指紋感應光源,以提供指紋感測器進行指紋辨識。
具體地,可撓式顯示器可包括可撓式電路板及顯示面板,顯示面板設置于可撓式電路板上,在第一狀態(tài)下,顯示面板與可撓是電路板交疊卷繞于內柱體上,在第二狀態(tài)下,顯示面板位于可撓式電路板與內柱體之間,且指紋感應光源設置于可撓式電路板上。
具體地,指紋感測器可感測至少兩個物件,且至少兩個物件所占之面積不相同。
具體地,內柱體可為偏心設置,內柱體具有第一軸心而透明柱狀體具有第二軸心,且第一軸心至指紋感測器的距離小于第二軸心至指紋感測器的距離。
具體地,指紋感應光源可設置于內柱體,朝向指紋感測器。
根據(jù)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器。其包括透明柱狀體、內柱體、可撓式顯示器以及指紋感測器。其中,透明柱狀具有容置空間,且透明柱狀體包括軸向外表面及軸向內表面。內柱體設置于容置空間,面向軸向內表面。可撓式顯示器一側連接于內柱體,且可撓式顯示器在第一狀態(tài)下,是沿著內柱體卷曲收納于容置空間,或在第二狀態(tài)下,可撓式顯示器自內柱體拉伸至透明柱狀體外。指紋感測器設置于軸向內表面,且接收來自于容置空間的指紋感應光源,以提供指紋感測器進行指紋辨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11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