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毫米波傳感器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9364.5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6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龔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瑞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5/00 | 分類號: | G01B15/00;G01B15/04;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劉冬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望城***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毫米波 傳感器 隧道 管片 檢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毫米波傳感器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裝置,在隧道長度方向上交替設置有第一管片區段(10)、第二管片區段(20);
定義第一管片區段(10)中相鄰管片之間的接縫為第一接縫(101);
定義第二管片區段(20)中相鄰管片之間的接縫為第二接縫(201);
每個第一管片區段(10)內,位于軌道上方的第一接縫(101)的個數為K1;
每個第二管片區段(20)內,位于軌道上方的第二接縫(201)的個數為K2;
所述第一接縫(101)與第二接縫(201)相互錯開且均在隧道長度方向上設置;
隧道內沿隧道長度方向上設置有軌道(30),所述軌道(30)上設置有軌道車輛(40);
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設置于軌道車輛(40)上且在隧道長度方向上設置的轉軸(3),所述轉軸(3)上安裝有K1個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K2個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
圍繞轉軸(3)方向上,相鄰的兩個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之間均設置有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且相鄰的兩個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之間均設置有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
所述轉軸(3)具有第一轉動位置,當所述轉軸(3)位于第一轉動位置且軌道車輛(40)位于第一管片區段(10)時,K1個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的天線波束中心分別與該第一管片區段(10)中位于軌道上方的K1個第一接縫(101)對準;
所述轉軸(3)還具有第二轉動位置,當所述轉軸(3)位于第二轉動位置且軌道車輛(40)位于第二管片區段(20)時,K2個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的天線波束中心分別與該第二管片區段(20)中位于軌道上方的K2個第二接縫(201)對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隧道斷面為圓形,所述轉軸(3)在隧道斷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圓形的圓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的測量精度均不大于0.1mm、測量分辨率均不大于1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的探測視角范圍均不小于1°。
5.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裝置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管片錯臺檢測方法包括:
當軌道車輛(40)位于每個第一管片區段(10)時,令轉軸(3)轉動到第一轉動位置,采集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的測量數據,根據第一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1)的測量數據判斷第一管片區段(10)中是否存在管片錯臺;
當軌道車輛(40)位于每個第二管片區段(20)時,令轉軸(3)轉動到第二轉動位置,采集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的測量數據,根據第二毫米波雷達測距傳感器(2)的測量數據判斷第二管片區段(20)中是否存在管片錯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管片錯臺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3)具有用于表示轉軸(3)轉動位置的角度刻度;當轉軸(3)位于第一轉動位置時,轉軸(3)位于角度刻度θ0的位置;所述第一轉動位置與第二轉動位置為同一個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瑞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瑞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93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