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電池模組、電池包和電動車在審
申請號: | 202010097965.2 | 申請日: | 2020-02-18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5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發明(設計)人: | 胡世超;彭青波;朱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1M50/103 | 分類號: | H01M50/103;H01M50/124;H01M50/197;H01M50/249;H01M50/209;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模組 電動車 | ||
1.一種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殼體和封裝于所述金屬殼體內的極芯組件陣列,所述極芯組件陣列包括N行、M列極芯組件,所述極芯組件包括封裝膜及封裝于封裝膜內的至少一個極芯;
M個所述極芯組件沿電池長度方向排列;N個所述極芯組件沿電池厚度或高度方向排列;
每列的N個極芯組件串聯連接形成極芯組件串;
M個極芯組件串串聯連接;
M、N為大于1的整數;
所述金屬殼體與所述封裝膜之間的氣壓低于金屬殼體外的氣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芯組件的長度沿電池的長度方向延伸;
所述極芯組件包括分別從極芯組件長度方向兩端延伸出的用于引出電流的第一電極引出部件和第二電極引出部件;
每列中相鄰兩極芯組件中的一個極芯組件的第一電極引出部件與另一個極芯組件的第二電極引出部件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每列中相鄰兩極芯組件中的一個極芯組件的第一電極引出部件與另一個極芯組件的第二電極引出部件位于此列的同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極芯組件串的一個極芯組件串的末端極芯組件與另一個極芯組件串的末端極芯組件電連接;
或相鄰兩極芯組件串的一個極芯組件串的第1個極芯組件與另一個極芯組件串的第1個極芯組件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芯組件的長度沿電池的長度方向延伸;
所述極芯組件包括分別從極芯組件長度方向兩端延伸出的用于引出電流的第一電極引出部件和第二電極引出部件;
相鄰兩極芯組件串的一個極芯組件串的末端極芯組件的第一電極引出部件與另一個極芯組件串的末端極芯組件的第二電極引出部件相鄰;
或相鄰兩極芯組件串的一個極芯組件串的第1個極芯組件的第一電極引出部件與另一個極芯組件串的第1個極芯組件的第二電極引出部件相鄰。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N個所述極芯組件沿電池厚度方向排列;所述極芯組件的厚度沿電池的厚度方向延伸;
所述極芯組件陣列包括用于引出串聯電流的第一總電極和第二總電極;
N為奇數,第一總電極和第二總電極分別從極芯組件陣列的對角延伸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芯組件陣列包括多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的長度為400 mm -2500mm;所述電池的厚度為13 mm -75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膜內的氣壓低于所述金屬殼體與所述封裝膜之間的氣壓。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殼體與封裝膜之間的氣壓P1為-100Kpa至-5Kpa。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膜內的氣壓為P2,所述P1與P2的關系滿足:P1/P2的范圍為0.05-0.85。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P2取值為-100Kpa至-20Kpa。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沿電池厚度方向具有相對的兩個第一表面,至少一個所述第一表面向金屬殼體內部凹陷。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第一表面均向金屬殼體內部凹陷,以夾持極芯組件陣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96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駕駛車輛基于軌跡自檢的應急系統和應急方法
- 下一篇:接線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