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向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3022.2 | 申請日: | 2020-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2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前田正義;高井健太;吉村知記;袴田佳典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
| 主分類號: | B62D1/19 | 分類號: | B62D1/19;B62D1/1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艷江;郭峰霞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向 裝置 | ||
一種轉向柱裝置(1)的上支架(32),包括具有側板(57)的車身側支架(41)、具有側板(61)的管側支架(42)以及支撐軸(43)。車身側支架(41)具有在側板(57)中的第一聯接孔(58)。管側支架(42)具有在側板(61)中的第二聯接孔(62)。第一聯接孔(58)和第二聯接孔(62)構造為使得通過將支撐軸(43)插入穿過第一聯接孔(58)和第二聯接孔(62)而將車身側支架(41)與管側支架(42)聯接在一起。每個第二聯接孔(62)朝后方開口并構造成使得當有大于等于預定載荷的軸向載荷施加至上管(22)時,第二聯接孔(62)與支撐軸(43)之間的裝配解除,且管側支架(42)向前移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向柱裝置。
背景技術
存在一種下述的轉向柱裝置,該轉向柱裝置構造成當車輛發生前面碰撞而引起其中因慣性駕駛員與方向盤碰撞的二次碰撞時,該轉向柱裝置吸收該二次碰撞的沖擊力。如在例如日本特開No.2013-1242(JP 2013-1242 A)號中所記載的,在這種轉向柱裝置中,方向盤固定在柱軸的的后端處,并且柱管以使柱軸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柱軸。柱管具有上管裝配在下管上的雙管結構。支撐上管的上支架被固定到車身,使得當大于等于預定載荷的軸向載荷作用于上管時,上支架從車身分離。二次碰撞產生的沖擊力被吸收,使得上支架由于二次碰撞而分離,并且上管在相對于下管滑動的同時沿軸向方向移動(以下稱為能量吸收(EA)行程)。
在上支架相對于車身分離之后,上管不再支撐在車身上。因此,方向盤可能會與上管一起脫落。JP 2013-1242 A中描述的轉向柱裝置包括引導構件,該引導構件構造成在上支架分離之后維持上支架固定到車身的狀態,并且在上管執行EA行程時引導上支架的運動。在上支架分離之后,引導構件防止方向盤與上管一起脫落。
發明內容
在JP 2013-1242 A中描述的結構中,額外需要用于防止方向盤脫落的引導構件,從而增加了轉向柱裝置的部件數目并且使轉向柱裝置的結構復雜化。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在二次碰撞之后也能夠以簡單的結構防止方向盤脫落的轉向柱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的轉向柱裝置包括:柱軸,該柱軸在車輛前后方向上的后端處固定有方向盤;柱管,該柱管以使柱軸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柱軸;以及上支架,該上支架支撐柱管的后部部分。柱管包括下管以及上管,上管從后側裝配至下管。上支架包括:車身側支架,該車身側支架固定至車身并包括在車輛寬度方向上以彼此之間有間隔的方式設置的一對側板;管側支架,該管側支架固定至上管并包括在車輛寬度方向上以彼此之間有間隔的方式設置的一對側板;以及支撐軸,該支撐軸設置于上管的下方。車身側支架具有位于各側板中的第一聯接孔。管側支架具有位于各側板中的第二聯接孔。第一聯接孔和第二聯接孔構成為使得通過將支撐軸插入穿過第一聯接孔和第二聯接孔而將車身側支架和管側支架聯接在一起。第二聯接孔中的每個第二聯接孔均向后方開口,并且構造成使得當大于等于預定載荷的軸向載荷施加至上管時,第二聯接孔與支撐軸之間的裝配解除并且管側支架向前移動。
根據上述結構,當二次碰撞的載荷施加至方向盤時,第二聯接孔與支撐軸之間的裝配解除,并且管側支架與車身側支架分離。然后,上管執行EA行程。因此,可以吸收二次碰撞的沖擊力。在管側支架分離之后,車身側支架和支撐軸保持固定至車身。在上述結構中,支撐軸布置在上管的下方,因此,分離的上管由支撐軸支撐。因此,可以防止方向盤脫落。由于支撐軸防止方向盤脫落,因此與單獨設置諸如引導構件之類的專用部件以支撐分離的上管的情況相比,可以抑制部件數目的增加。
上述的轉向柱裝置可以以使柱管的前端位于比柱管的后端更靠下側的傾斜狀態搭載在車輛上。車身側支架可包括沿車輛的前后方向和寬度方向延伸的頂板、以及以從頂板的后端向下延伸的方式彎曲的后壁。在后壁的與上管對置的部分處可以設置以在上管的軸向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彎曲的面對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捷太格特,未經株式會社捷太格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30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