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脫模的注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1877.1 | 申請日: | 2020-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12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小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天祺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盧華強 |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脫模 注塑 模具 | ||
1.一種高效脫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板(1)、底板(2)、支板(3)、墊板(4)和合模單元(5);所述支板(3)對稱安裝在頂板(1)和底板(2)之間,使得支板(3)頂端安裝在頂板(1)底端,支板(3)底端安裝在底板(2)頂端,且支板(3)側壁與頂板(1)和底板(2)均垂直;所述墊板(4)安裝在支板(3)側壁上;所述合模單元(5)安裝在頂板(1)和底板(2)之間,合模單元(5)包括上模(51)、下模(52)、氣缸(53)、推板(54)和頂料桿(55);所述上模(51)安裝在頂板(1)上;所述下模(52)安裝在墊板(4)上;所述推板(54)通過氣缸(53)安裝在底板(2)上;所述頂料桿(55)安裝在推板(54)上,且頂料桿(55)端部伸長至下模(52)頂端,并與下模(52)頂端齊平,頂料桿(55)端部通過密封條設有密封塊(551);通過頂板(1)、底板(2)、支板(3)和合模單元(5)的配合避免在脫模過程中出現卡頓的情況;
所述下模(52)內開有一號空腔(521);所述墊板(4)在靠近一號空腔(521)處開有一號滑槽(41);所述一號空腔(521)內設有頂料單元(6);所述頂料單元(6)包括折形桿(61)、滑塊(62)、推桿(63)和彈片(64);所述滑塊(62)滑動連接在一號滑槽(41)內,滑塊(62)內開有斜孔(621);所述折形桿(61)安裝在頂料桿(55)側壁上,且折形桿(61)端部滑動連接在斜孔(621)內;所述推桿(63)滑動連接在一號空腔(521)內,且推桿(63)底端安裝在滑塊(62)頂端側壁上,推桿(63)在靠近頂料桿(55)的側壁上設有頂塊(631);所述彈片(64)安裝在下模(52)內側壁上,且彈片(64)與頂塊(631)側壁接觸;通過一號空腔(521)、一號滑槽(41)和頂料單元(6)的配合保證坯料在脫模時的平衡度;
所述彈片(64)內開有二號空腔(641);所述二號空腔(641)內設有氣囊(642),且二號空腔(641)在靠近氣囊(642)處滑動連接有刀片(643),使得彈片(64)受壓后擠壓氣囊(642),能夠將刀片(643)擠出二號空腔(641);通過二號空腔(641)、氣囊(642)、和刀片(643)的配合避免坯料與下模(52)的內側壁產生粘附現象;
所述下模(52)在靠近頂料桿(55)處開有三號空腔(522);所述折形桿(61)在靠近下模(52)的側壁上設有鉸接桿(611);所述鉸接桿(611)端部貫穿至三號空腔(522)內,且鉸接桿(611)端部鉸接有磁性桿(612);所述磁性桿(612)內開有二號滑槽(613),使得鉸接桿(611)端部可在二號滑槽(613)內滑動;所述三號空腔(522)在靠近磁性桿(612)處設有支桿(614),且支桿(614)端部與磁性桿(612)側壁接觸;通過三號空腔(522)、鉸接桿(611)、磁性桿(612)和二號滑槽(613)的配合加強刀片(643)在下模(52)底端的滑動范圍;
所述密封塊(551)的個數為3個,且密封塊(551)的形狀為120度的扇形結構,從而增強密封塊(551)的密封程度,避免注塑時發生液態物料泄漏的情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脫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643)存在半圓形弧度,且刀片(643)的刃部朝向下模(52)內側壁,從而避免刀片(643)在滑動過程中對坯料造成損壞,并能夠對坯料產生頂起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天祺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天祺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187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