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升梨組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9834.X | 申請日: | 2020-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6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俊;馮鑫慧;李甲明;張紹鈴;朱榮香;泥江萍;張明月;齊開杰;趙渴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 | 分類號: | A01G2/3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濤 |
| 地址: | 211225 江蘇省南京市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升 梨組培苗 大田 移栽 成活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升梨組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套以劈接為基礎操作的微嫁接方法,以錫箔紙進行綁縛,其中劈接能夠使砧木和接穗更大程度的接觸貼合,錫箔紙可以提供有效支撐,并且保持接口密閉不透光,提供黑暗環境以促進愈傷組織生成,使砧木和接穗快速建立聯系;最后通過合理煉苗、移栽得到成活率100%且長勢良好的嫁接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嫁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提升梨組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組織培養技術也被稱為離體培養技術,組織培養就是將植株的器官、組織、細胞分離,接種在培養基中,在人為創造的無菌環境中生長發育成完整植株。將從大田獲得的帶有嫩芽的梨新梢作為外植體進行消毒,接種在特定培養基中培養,獲得無根組培苗,以進行脫毒、轉基因等方面的研究,這一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如何將無根的試驗材料再從組培環境中高效轉移至大田,獲得長勢良好、穩定的梨苗,這一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首先在培養基中添加植物激素,促進組培苗底端的根部分化,進而對生根良好的梨苗進行煉苗,最后移栽。研究表明,此方法周期長,生根時間長;由激素催生的根部較弱,且根部長勢不一致,與植物體連接不緊密;生根率低;移栽成活率低,移栽后梨苗很難適應大田環境,生長緩慢,抗性差。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微嫁接技術高效提升梨組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利用微嫁接技術高效提升梨組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砧木準備:對消毒后的梨潔凈種胚進行培養,長至3~5厘米時選擇單根幼苗作為砧木;
(2)接穗準備:選擇繼代培養20~30天,帶有2~3片葉子,莖上無多余分生且葉片舒展的梨組培苗作為接穗;
(3)砧木和接穗處理:砧木處理:將單根砧木幼苗從子葉下方橫切,去除子葉及以上部分,保留根部和部分莖段,然后從其頂端縱向劈開約1厘米;接穗處理:將接穗底端削成楔形,與砧木長度盡量保持一致;
(4)微嫁接:將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中,綁縛錫箔紙并用鑷子將四周捏合緊密,將嫁接苗于生根培養基1/2MS+IBA 0.6mg/L+蔗糖30g/L+瓊脂7.0g/L PH=5.90~5.95中進行培養14~16天;
(5)煉苗:選擇生根良好的嫁接苗,無菌環境中將錫箔紙摘除,閉瓶煉苗7天,忌開瓶煉苗引入雜菌;
(6)移栽:將嫁接苗移栽到滅菌的營養土中,澆透水并在營養缽上方覆蓋保鮮膜,戳適量小洞透氣,置于植物光照培養箱中培養,一周左右嫁接苗生長穩定后摘除保鮮膜繼續培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步驟(1)砧木選擇野生梨,優選山梨、杜梨和川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1)砧木準備:取消毒后的梨潔凈種胚在MS+30g蔗糖+7.5g瓊脂PH=5.80~6.0培養基中進行暗培養,待種子子葉變綠,胚根開始伸長,轉移至生長培養基MS+6-BA 1.0mg/L+IBA 0.5mg/L+蔗糖30g+瓊脂7.5g PH=5.80~6.0中光下培養,長至3~5厘米時選擇單根幼苗作為砧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1)中梨潔凈種胚通過以下方法獲得:選擇干凈的野生梨種子,于無菌環境中進行消毒,消毒方法:75%無水乙醇消毒1分鐘,10%次氯酸鈉溶液消毒5分鐘,期間反復震蕩,充分消毒殺菌,每一步消毒處理后用滅菌蒸餾水沖洗3~5次;在滅過菌的濾紙上,用鑷子按住消毒后的種子,將刀從種子上方垂直插入遠離胚根的一端,盡量不傷害種胚,后傾斜角度沿種子側邊劃開種皮,去除內外種皮,取出種胚,期間應避免傷及胚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98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