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9124.7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1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貞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9/10 | 分類號: | C08J9/10;C08L61/28;C08L23/12;C08L9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高新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材料 制造 工藝 | ||
1.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計,具體步驟如下:
(1)先將1份甘蔗渣、0.3~0.5份蘆葦和0.1~0.2份沙棘葉混合后經強堿浸漬和酶解處理,得到天然纖維,再進行改性處理,制成改性天然纖維;
(2)接著將改性天然纖維與0.5~0.8份聚丙烯纖維混合得到復合纖維;
(3)然后將5~8份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加熱至30~40℃,繼續加入0.3~0.5份表面活性劑、0.1~0.2份發泡劑、0.1~0.2份固化劑,攪拌3~5分鐘,加入復合纖維,攪拌混勻得到混合物,發泡,即得一種汽車內飾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天然纖維的制備方法如下:
(A)先將蘆葦與沙棘葉洗凈烘干,粉碎成粉末,然后與預先烘干的甘蔗渣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B)然后將1份混合物料加入1.5~2份質量濃度5~10%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漬處理20~40分鐘,過濾,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再次加入2~3份水中,磨漿處理,過濾取濾液;
(C)調節濾液pH=5.5~6,加入0.04~0.06份木瓜蛋白酶和0.01~0.02份果膠酶,40~42℃酶解處理30~40分鐘,滅酶,干燥,即得天然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蘆葦與沙棘葉粉碎成100~200目的粉末,烘干的工藝條件均為:40~50℃烘干處理8~1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混合物料先利用等離子體發生儀進行低溫等離子處理,具體方法是:將混合物料置于反應室中,關閉反應室,抽真空,接入氧氣,待氣流穩定后開啟射頻電源,功率為300~400W,處理時間3~5分鐘,放氣,打開真空室,取出混合物料即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以重量份計,改性處理的具體方法是:將1份天然纖維加入4~5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60~80℃條件下超聲波處理30~40分鐘即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的具體方法是:先將聚丙烯纖維與改性天然纖維混合均勻,然后送入開松機進行充分開松和混合,即得所述的復合纖維。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制備方法如下:先將三聚氰胺加入1/3配方量的甲醛溶液中,300~450W微波反應4~6分鐘,接著加入剩余配方量的甲醛溶液,調節pH值至9~10,300~450W微波反應13~16分鐘,得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其中,甲醛溶液的質量濃度為37~40%,三聚氰胺、甲醛溶液所含甲醛的摩爾比為1:2~3:0.02~0.03:0.04~0.0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發泡的具體工藝條件為:將混合物迅速倒入模具中,并送入遠紅外加熱爐中,調節溫度為50~55℃,預發泡30~40分鐘,然后升溫到110~120℃,高溫烘烤1~2小時,即得一種汽車內飾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發泡劑為偶氮二異丁腈和1,3-二磺酰肼苯的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為1:1.3~1.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材料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固化劑是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混合得到:氯化銨6~8%,雙氰胺12~18%,酚磺酸22~25%,余量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912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