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縫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8804.7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59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巖敬介;本澤剛;森島伸行;都田實;安部好晃 | 申請(專利權)人: | JUKI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5B69/00 | 分類號: | D05B69/00;D05B6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劉言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紉機 | ||
技術問題:提高操作性。解決方案:縫紉機具備:針上下移動機構(30)、轉速檢測部(32)、進給機構(40)、以及引導部(51),并具有:終端檢測部(61~63),其檢測被縫制物的終端部的位置;操作部(96),其輸入縫制動作的執行和停止;引導部用致動器(53),其使引導部與落針位置分離;以及控制裝置(90),其選擇并執行第一縫制模式和第二縫制模式等,其中,第一縫制模式無論操作部的操作如何,都檢測線跡的行進路線變更點(P)向落針位置的到達并使引導部退避,第二縫制模式根據操作部的操作進行縫制動作,并根據線跡的行進路線變更點向落針位置的到達的檢測和來自操作部的停止的輸入的檢測來使引導部退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齊邊緣寬度進行縫制的縫紉機。
背景技術
在沿著布料的端緣部將邊緣寬度(距布料的端緣部的距離)保持恒定而進行縫制的情況下,在落針位置的附近設置抵靠布料的端緣部的引導部,一邊使該引導部沿著布料的端緣部一邊進行縫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的圖2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2017-192530號公報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有時在布料中具有角部,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在角部的附近暫時停止縫制,并使布料旋轉而大幅度變更縫制的行進方向。
但是,如果存在引導部,則存在引導部干擾布料而無法使之旋轉的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操作性。
(二)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是一種縫紉機,其具備:
針上下移動機構,其利用縫紉機電動機進行縫針的上下移動;
轉速檢測部,其檢測所述縫紉機電動機的轉速;
進給機構,其向恒定的進給方向進給被縫制物;以及
引導部,其抵靠所述被縫制物的端緣部并向所述進給方向引導該被縫制物,
所述縫紉機的特征在于,具備:
終端檢測部,其在比所述縫針的落針位置更靠所述進給方向的上游側,檢測所述被縫制物的終端部的位置;
操作部,其操作輸入縫制動作的執行和停止;
引導部用致動器,其使所述引導部與所述落針位置分離;以及
控制裝置,其進行縫制動作的控制,
所述控制裝置選擇并執行包含第一縫制模式和第二縫制模式的多個縫制模式,
所述第一縫制模式無論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如何,都檢測所述被縫制物的角部上的線跡的行進路線變更點向所述落針位置的到達,自動停止縫制,并利用所述引導部用致動器使所述引導部退避,
所述第二縫制模式根據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進行縫制動作,當檢測到所述被縫制物的角部上的線跡的行進路線變更點到達所述落針位置并且從所述操作部輸入停止時,停止縫制,并利用所述引導部用致動器使所述引導部退避。
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裝置選擇并執行還包含第三縫制模式的多個縫制模式,所述第三縫制模式根據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進行縫制動作,并且不伴隨通過所述引導部用致動器進行的所述引導部的退避動作。
根據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在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縫紉機具備設定所述被縫制物的縫紉間距的間距設定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JUKI株式會社,未經JUKI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88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